大橋起點樁號為K76+945.800,終點樁號為K77+766.800,橋梁全長821m。其中主橋長766m。主橋采用43m+147m+386m+147m+43m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豎曲線變坡點樁號位于主橋主跨中心,樁號為K77+331.300,其左右為1.60%縱坡,凸曲線,豎彎半徑為R=22000m,T=352m,E=2.816。 主橋采用雙塔雙索面PC梁斜拉橋,邊跨與主跨跨徑比為0.4922, 為了增加斜拉橋的整體剛度,兩邊跨均設一個輔助墩,將190m的邊跨分成147m+43m兩跨。在輔助墩、過渡墩及索塔橫梁上均設置豎向支座,結構為半飄浮體系。在索塔處設置橫向限位支座,以及縱向限位支座,防止在地震等情況下發生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大橋起點樁號為K76+945.800,終點樁號為K77+766.800,橋梁全長821m。其中主橋長766m。主橋采用43m+147m+386m+147m+43m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豎曲線變坡點樁號位于主橋主跨中心,樁號為K77+331.300,其左右為1.60%縱坡,凸曲線,豎彎半徑為R=22000m,T=352m,E=2.816。 主橋采用雙塔雙索面PC梁斜拉橋,邊跨與主跨跨徑比為0.4922, 為了增加斜拉橋的整體剛度,兩邊跨均設一個輔助墩,將190m的邊跨分成147m+43m兩跨。在輔助墩、過渡墩及索塔橫梁上均設置豎向支座,結構為半飄浮體系。在索塔處設置橫向限位支座,以及縱向限位支座,防止在地震等情況下發生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1、路基寬度:雙向六車道,35m 2、計算行車速度:120km/h 3、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4、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5、通航水位: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15.29m(85國家高程) 設計最低通航水位: 9.30m(85國家高程) 6、通航凈空: ****二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90m。 **四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45m。 7、設計洪水頻率:1/300 8、斜拉橋橋寬:0.5m(風嘴)+1.3m(拉索錨固區)+0.5m(防撞護欄)+15.5m(行車道)+1.0m(波形梁欄)+1.0m(中央分隔帶)+1.0m(波形梁護欄)+15.5m
1、橋面寬度:橋面全寬按雙向八車道外加人行道設計。橫橋向分為左右兩幅完全獨立且完全對稱的橋,每幅橋面寬26.1m,具體組成為:人行道(含欄桿)4.8m+防撞護欄0.5m+車行道15.5m+防撞護欄0.5m+過橋水管和檢修道(含欄桿)4.8m。 2、橋面縱坡:4%,豎曲線半徑R=6500m. 3、橋機橫坡:雙向1.5%。 4、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凈寬2.85m布載)。 溫度影響力:分別按升溫20度,降溫20度計算。 5、通航標準:內河III級航道,每個通航孔凈寬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10m,共設兩個通航孔。設計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標高為4.516m(黃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1. 本橋斜拉索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鍍鋅鋼絞線拉索體系。 2. 為保護索體不受損傷,每索下端離梁面2.5m高范圍外包不銹鋼管。
2.1 概述 本橋位于x市x大道與x路相交丁字路口。本橋跨度采用2跨布置:24m+17.5m+3m(懸臂)。主橋總長44.5m,橋面全寬6m。橋型呈“L”型布置,在主橋兩側分別設置全寬6m的緩梯道,緩梯道全長約45m,均布置于既有綠化帶中。 3.3.主要設計技術標準 1)設計荷載: 人群荷載——5KN/平方米。 欄桿推力——2.5KN/平方米。 風荷載 ——1.0KN/平方米。 2)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 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 場地類別為Ⅱ類; 3)凈空:橋下為機動車道或機非混行車道時,最小凈高為5m; 橋下為非機動車道
1、橋面寬度:橋面全寬按雙向八車道外加人行道設計。橫橋向分為左右兩幅完全獨立且完全對稱的橋,每幅橋面寬26.1m,具體組成為:人行道(含欄桿)4.8m+防撞護欄0.5m+車行道15.5m+防撞護欄0.5m+過橋水管和檢修道(含欄桿)4.8m。 2、橋面縱坡:4%,豎曲線半徑R=6500m. 3、橋機橫坡:雙向1.5%。 4、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凈寬2.85m布載)。 溫度影響力:分別按升溫20度,降溫20度計算。 5、通航標準:內河III級航道,每個通航孔凈寬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10m,共設兩個通航孔。設計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標高為4.516m(黃
xx公路大橋全長4177.6m,主橋由北汊通航孔橋(主跨500mPC斜拉橋)、三八洲橋、南汊通航孔橋(主跨300m姊妹塔PC斜拉橋)組成。xx長江公路大橋位處江面寬約2350m,江中有一沙洲,因其最高處海拔高程為38m而稱為三八洲。三八洲將橋位河段分為南北兩汊,其中北汊寬約700m,南汊寬約450m,該橋主跨500米為π形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為全國同類型橋梁跨度之最,但居世界第二,混凝土標號高達C60。
1. 本橋斜拉索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鍍鋅鋼絞線拉索體系。 2. 為保護索體不受損傷,每索下端離梁面2.5m高范圍外包不銹鋼管。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1. 本橋斜拉索采用高強度低松弛鍍鋅鋼絞線拉索體系。 2. 為保護索體不受損傷,每索下端離梁面2.5m高范圍外包不銹鋼管。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1、橋面寬度:橋面全寬按雙向八車道外加人行道設計。橫橋向分為左右兩幅完全獨立且完全對稱的橋,每幅橋面寬26.1m,具體組成為:人行道(含欄桿)4.8m+防撞護欄0.5m+車行道15.5m+防撞護欄0.5m+過橋水管和檢修道(含欄桿)4.8m。 2、橋面縱坡:4%,豎曲線半徑R=6500m. 3、橋機橫坡:雙向1.5%。 4、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凈寬2.85m布載)。 溫度影響力:分別按升溫20度,降溫20度計算。 5、通航標準:內河III級航道,每個通航孔凈寬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10m,共設兩個通航孔。設計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標高為4.516m(黃
1、橋面寬度:橋面全寬按雙向八車道外加人行道設計。橫橋向分為左右兩幅完全獨立且完全對稱的橋,每幅橋面寬26.1m,具體組成為:人行道(含欄桿)4.8m+防撞護欄0.5m+車行道15.5m+防撞護欄0.5m+過橋水管和檢修道(含欄桿)4.8m。 2、橋面縱坡:4%,豎曲線半徑R=6500m. 3、橋機橫坡:雙向1.5%。 4、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凈寬2.85m布載)。 溫度影響力:分別按升溫20度,降溫20度計算。 5、通航標準:內河III級航道,每個通航孔凈寬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10m,共設兩個通航孔。設計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標高為4.516m(黃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1、路基寬度:雙向六車道,35m 2、計算行車速度:120km/h 3、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4、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5、通航水位: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15.29m(85國家高程) 設計最低通航水位: 9.30m(85國家高程) 6、通航凈空: ****二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90m。 **四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45m。 7、設計洪水頻率:1/300 8、斜拉橋橋寬:0.5m(風嘴)+1.3m(拉索錨固區)+0.5m(防撞護欄)+15.5m(行車道)+1.0m(波形梁欄)+1.0m(中央分隔帶)+1.0m(波形梁護欄)+15.5m
1、路基寬度:雙向六車道,35m 2、計算行車速度:120km/h 3、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4、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5、通航水位: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15.29m(85國家高程) 設計最低通航水位: 9.30m(85國家高程) 6、通航凈空: ****二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90m。 **四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45m。 7、設計洪水頻率:1/300 8、斜拉橋橋寬:0.5m(風嘴)+1.3m(拉索錨固區)+0.5m(防撞護欄)+15.5m(行車道)+1.0m(波形梁欄)+1.0m(中央分隔帶)+1.0m(波形梁護欄)+15.5m
xx公路大橋全長4177.6m,主橋由北汊通航孔橋(主跨500mPC斜拉橋)、三八洲橋、南汊通航孔橋(主跨300m姊妹塔PC斜拉橋)組成。xx長江公路大橋位處江面寬約2350m,江中有一沙洲,因其最高處海拔高程為38m而稱為三八洲。三八洲將橋位河段分為南北兩汊,其中北汊寬約700m,南汊寬約450m,該橋主跨500米為π形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為全國同類型橋梁跨度之最,但居世界第二,混凝土標號高達C60。
xx公路大橋全長4177.6m,主橋由北汊通航孔橋(主跨500mPC斜拉橋)、三八洲橋、南汊通航孔橋(主跨300m姊妹塔PC斜拉橋)組成。xx長江公路大橋位處江面寬約2350m,江中有一沙洲,因其最高處海拔高程為38m而稱為三八洲。三八洲將橋位河段分為南北兩汊,其中北汊寬約700m,南汊寬約450m,該橋主跨500米為π形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為全國同類型橋梁跨度之最,但居世界第二,混凝土標號高達C60。
1、橋面寬度:橋面全寬按雙向八車道外加人行道設計。橫橋向分為左右兩幅完全獨立且完全對稱的橋,每幅橋面寬26.1m,具體組成為:人行道(含欄桿)4.8m+防撞護欄0.5m+車行道15.5m+防撞護欄0.5m+過橋水管和檢修道(含欄桿)4.8m。 2、橋面縱坡:4%,豎曲線半徑R=6500m. 3、橋機橫坡:雙向1.5%。 4、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凈寬2.85m布載)。 溫度影響力:分別按升溫20度,降溫20度計算。 5、通航標準:內河III級航道,每個通航孔凈寬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10m,共設兩個通航孔。設計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標高為4.516m(黃
1、橋面寬度:橋面全寬按雙向八車道外加人行道設計。橫橋向分為左右兩幅完全獨立且完全對稱的橋,每幅橋面寬26.1m,具體組成為:人行道(含欄桿)4.8m+防撞護欄0.5m+車行道15.5m+防撞護欄0.5m+過橋水管和檢修道(含欄桿)4.8m。 2、橋面縱坡:4%,豎曲線半徑R=6500m. 3、橋機橫坡:雙向1.5%。 4、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人群3.5KN平方米(按人行道凈寬2.85m布載)。 溫度影響力:分別按升溫20度,降溫20度計算。 5、通航標準:內河III級航道,每個通航孔凈寬不小于40m,凈高不小于10m,共設兩個通航孔。設計通航水位:20年一遇洪水標高為4.516m(黃
大橋起點樁號為K76+945.800,終點樁號為K77+766.800,橋梁全長821m。其中主橋長766m。主橋采用43m+147m+386m+147m+43m的雙塔雙索面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豎曲線變坡點樁號位于主橋主跨中心,樁號為K77+331.300,其左右為1.60%縱坡,凸曲線,豎彎半徑為R=22000m,T=352m,E=2.816。 主橋采用雙塔雙索面PC梁斜拉橋,邊跨與主跨跨徑比為0.4922, 為了增加斜拉橋的整體剛度,兩邊跨均設一個輔助墩,將190m的邊跨分成147m+43m兩跨。在輔助墩、過渡墩及索塔橫梁上均設置豎向支座,結構為半飄浮體系。在索塔處設置橫向限位支座,以及縱向限位支座,防止在地震等情況下發生
1、路基寬度:雙向六車道,35m 2、計算行車速度:120km/h 3、設計荷載:汽車-超20級,掛車-120 4、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5、通航水位: 設計最高通航水位:15.29m(85國家高程) 設計最低通航水位: 9.30m(85國家高程) 6、通航凈空: ****二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90m。 **四級通航,通航水位以上凈高7m,凈寬不小于45m。 7、設計洪水頻率:1/300 8、斜拉橋橋寬:0.5m(風嘴)+1.3m(拉索錨固區)+0.5m(防撞護欄)+15.5m(行車道)+1.0m(波形梁欄)+1.0m(中央分隔帶)+1.0m(波形梁護欄)+15.5m
2、設計荷載:公路-Ⅰ級. 3、本橋上部橋跨組成為3x50+(115+220+115)+5x50+25米,其中50米跨徑為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主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25米跨徑為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為空心薄壁式橋墩、樁柱式橋墩,橋臺為肋板式橋臺與柱式橋臺,全橋基礎均為挖(鉆)孔灌注樁。 4、橋位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 5、本橋2,7,8,9,10號橋墩采用墩梁固結形式。
2.1 概述 本橋位于x市x大道與x路相交丁字路口。本橋跨度采用2跨布置:24m+17.5m+3m(懸臂)。主橋總長44.5m,橋面全寬6m。橋型呈“L”型布置,在主橋兩側分別設置全寬6m的緩梯道,緩梯道全長約45m,均布置于既有綠化帶中。 3.3.主要設計技術標準 1)設計荷載: 人群荷載——5KN/平方米。 欄桿推力——2.5KN/平方米。 風荷載 ——1.0KN/平方米。 2)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 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三組; 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 場地類別為Ⅱ類; 3)凈空:橋下為機動車道或機非混行車道時,最小凈高為5m; 橋下為非機動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