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提高斜管沉淀池的效率的分析
做印染廢水,加藥混凝沉淀后,初沉池排泥過稀,原廢水,經過調節池冷卻塔后加藥,PAM和PAC后,進初沉池,初沉池的排泥太稀了,什么原因?
初沉池之斜管沉淀池設計
最近在做斜板管沉淀池設計,查找了一些理論計算公式后發現,原水中SS濃度對沉淀效率有很大影響,但始終沒有找到相關理論計算或說明,希望這給排水在線得到各位高手的指點和交流
我記得曾經看過這方面的資料,好像是說,沉淀效率只與污泥懸浮層有關,而與停留時間即依據此算出的中心管的長度無關。我現在又找不到這方面的資料,各位高手能否提供一點建議。
沉淀效率為什么是懸浮物的表觀去除率請問: 為什么說用沉淀柱試驗直接測得的沉淀效率E是懸浮物的表觀去除率?應該怎么理解? 跟總去除率怎么區分?
在廢水處理中間,初沉池和調節池的前后關系固定嗎?如果不固定的話要怎樣確定其前后關系呢?是不是從進水的連續性,水量的變化情況和ss 的大小考慮呢?
我用的是SBR反應器,所用的水是模擬生活污水,進水為連續進水,HRT大概為6.5小時,SRT大概為7天左右,基本成分如下:淀粉0.067g/l、葡萄糖0.05g/l、蛋白胨0.033g/l、酵母膏0.017g/l,NaHCO3 0.02g/l、Na2CO3 0.067g/l、Na2HPO4 0.022g/l、(NH4)2SO4 0.028g/l和尿素0.022g/l等物質,運行水為基本成分的兩倍,氨氮的量大概為7.2*2mg/L,COD為174*2mg/l多。承蒙大家的關心,污泥已長起來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現在的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都很低,COD去除率大概是50左右,氨氮去除率卻只有10%左右,有時還出現出水的氨氮比進水的高,以前的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高的時候有96%左右,有誰可以指導一下為
我們廠的絮凝劑用于一家草漿造紙的紙廠的污水處理車間,用于壓泥,然后把壓泥機的水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池的泥就浮起來了,請問個位大蝦,怎么解決。 (小蝦米----若渴之心)
在污水廠工藝設計的時候,有2種方案,最開始是用的預沉池+沉砂池,后來又改成了沉砂池+初沉池。我想請高人給指點一下,預沉池與初沉池有什么區別?[ 本帖最后由 elvakam 于 2008-7-9 12:21 編輯 ]
做一個污水處理的改進方案。我試想的方法是直接加一個混凝沉淀系統解決問題(燒杯實驗顯示可行)。現在問題來了現場有個廢棄的地上沉淀池想用起來(約5米),但是進水高度是在地面(0米)。池子頂部加設備不方便。所以涉及到提升。。我的流程如下:進水---->PAC反應區(5分鐘)---->PAM反應區(5分鐘)---->沉淀池(2小時)---->出水其中PAC是用泡藥罐提升到進料罐,然后泵送至PAC反應區,PAM也一樣。問題來了:PAC和廢液混合后可以用泵提升至PAM反應區中嗎?泵會不會打壞聚合。。
關于初沉池和二沉池誰是污水廠“老大哥”的紛爭,已經由來已久。
我們水廠在建設過程中遇到一個問題,加礬泵距離混凝池太遠了,(由于布局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水廠建在市中心),不知道有什么補救的措施?謝謝。。。
這些天看沉淀池設計時就感覺到,看是能用兩方法做,其實第一種一般設計人員是不會去采用的,即肯奇理論和泰爾美什費區法。如果這種方法在不做實驗的基礎上能用于設計就好了。
在做淀粉處理方案,厭氧是用UASB還是ABR較好,個人感覺UASB不好啟動。好氧呢?就接觸氧化嗎?Q=30-35噸/小時COD=25000BOD=32000懸浮物小于1.0%蛋白質2-2.5%為可溶性蛋白糖700灰分1.2我認為BOD的測量有誤,可能是稀釋倍數太大了。請各位指教,急!謝謝!
1、沉淀池表面積A取沉淀池表面負荷q‘=2.0m3/m2.h,則上升流速v=2.0m/ h=0.00056m/s沉淀池面積A’=q平均 /v=0.00417/0.00056=7.45m2A= A’+f=7.45+0.208=7.65m2d沉淀池=(4A/π)0.5=3.12m,取d=3.2m2、校核溢流堰過水負荷設溢流堰距池外壁300mm溢流堰總長L=2.6×4=10.4m過水負荷q= q平均.1000/ L=15×1000/10.4×3600=0.4<2.9L/s(滿足要求)3、污泥斗高度取污泥斗傾斜角度為45º,底部400mm×400mm正方形則污泥斗高度為h2=(3.2-0.4)/2=1.4m這是個初沉池的設計。大家幫我看看這個設計計算,在第2點里,溢流堰總長的計算中2.6和4是根據什么而來的?在第3點里,污泥斗的高度又是根據什么計算的?謝謝
厭氧沉淀池是個不正式的稱呼,所以我實在不知道這是什么池子,沉淀池怎么帶厭氧功能?或者說厭氧池怎么帶沉淀功能?是不是UASB池啊?還有,因為我現在在寫畢業論文,導師給我的污水處理工藝單元里就有這么一個“序批式厭氧沉淀池”,好嘛!還要加個序批式,那又是什么池子?翻書找不著,網上是有這么個東西,但什么都沒說,都不知道它的工藝參數怎么設計,所以特向高手求助,希望有人能提供些資料,萬分感激!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其中給出的一些建議參數如下:本條系根據國內污水廠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設計參數和運行情況,作了相應規定。1 斜板凈距(或斜管孔徑)為45~100mm,一般為80mm,本條規定為80~100mm;2 斜板(管)斜長一般為1.0~1.2m;3 斜板(管)傾角一般為60°;4 斜板(管)區上部水深為0.5~0.7m,本條規定為0.7~1.0m;5 底部緩沖層高度0.5~1.2m,本條規定一般為1.0m。表面水力負荷:1.2~3m3/m2•h;固體負荷小于150kg/m2•h。6.5.16 規定斜板(管)沉淀池設沖洗設施的要求。根據國內生產實踐經驗,斜板上和斜管內有積泥現象,為保證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穩定運行,本條規定應設沖洗設施。各位覺得這些參數在設計時是否可行?平時大家在設計時所選范圍在多少?另外想問下反沖洗強度如何確定,反沖洗進水管如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