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 知道了某個工程的日處理量,如100m3/天,是不是先根據經驗選取表面負荷,然后算出池子的表面積,然后看是選用長方形的還是正方形的池子,計算出池子尺寸;池子深度分為:h1為超高、h2斜管區上部水深、h3斜管高度、h4斜管區底部緩沖層高度、h5污泥斗高度,這些h都好算,只是表面負荷是個問題!望高人指點一下。
剛在公司各種工藝的標準化,在斜管沉淀池上出了點問題基本參數是定了布水層0.5m斜管長度1.0m斜管高度0.85m緩沖層0.6m沉淀時間為2~4小時但是在考慮到負荷時候出了點問題,我們做的是鋼制的沉淀池,查閱了一般資料基本在2~3m3/m2·h,但是現在要求在1左右問題又出在算了公司剛做的工程,配水流速為0.02m/s而上升流速僅有0.0002m/s查閱了幾種資料各種配水速度和上升流速差距都很大啊,我沒有具體做過這類東西,希望大家能不吝賜教啊!
如題,關于濾池的清洗設計規范,可參考
最近看了一下2005年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其中給出的一些建議參數如下:本條系根據國內污水廠斜板(管)沉淀池采用的設計參數和運行情況,作了相應規定。1 斜板凈距(或斜管孔徑)為45~100mm,一般為80mm,本條規定為80~100mm;2 斜板(管)斜長一般為1.0~1.2m;3 斜板(管)傾角一般為60°;4 斜板(管)區上部水深為0.5~0.7m,本條規定為0.7~1.0m;5 底部緩沖層高度0.5~1.2m,本條規定一般為1.0m。表面水力負荷:1.2~3m3/m2•h;固體負荷小于150kg/m2•h。6.5.16 規定斜板(管)沉淀池設沖洗設施的要求。根據國內生產實踐經驗,斜板上和斜管內有積泥現象,為保證斜板(管)沉淀池的正常穩定運行,本條規定應設沖洗設施。各位覺得這些參數在設計時是否可行?平時大家在設計時所選范圍在多少?另外想問下反沖洗強度如何確定,反沖洗進水管如何布
爆炸和火災下的設計規范
現在都是路橋的新規范,有沒有哪位兄弟電腦上還有舊規范的,就是<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J023-85) ,做設計必備書籍。發給我一下,我做畢業設計急需 先謝謝各位了,直接發到我郵箱:yangfan5203344@163.com 謝謝各位伸出援手啊。~~~~ 感激不盡!!!!!!!!!!!!!!!!!!!急需阿!!!!!要不趕不上畢業答辯了!!!5555555555555555555
我廠混凝沉淀工藝段采用的是斜管沉淀池,池子的各項參數都符合設計規范要求,但就是進水量在小于設計流量時礬花就已經不能下沉,漂浮在斜管上方。請教各位高手是什么原因,!謝謝
我都看完了還是沒看懂 哈哈全施工設計圖紙
最近做一個醫院,發現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還是試行的,從89年到現在還是試行的醫院還有沒有相關規范,發現這方面的資料和規范很少
關于電梯和樓梯的設計規范
圖紙簡介: 本圖是穿孔旋流反應斜管沉淀池工藝設計圖,圖紙包括斜管沉淀池平面圖、典型剖面圖及主要材料表。 投稿網友: huangzhaofei 上傳時間: 2014-08-11
cad圖,希望對大家有用~~
圖紙簡介: 這是某工廠3000噸網格反應斜管沉淀池設計圖,圖紙包括:主要混合設備及材料一覽表,管式靜態混合器平面布置圖,電磁流量計平面布置圖,反應沉淀池剖面圖,斜管安裝支架大樣圖,反應沉淀池上部及底部平面圖,可調式不銹鋼堰流集水槽大樣圖。 投稿網友: bswsc
各位大神,我這邊有個工廠的沉淀池需要改造,現有750立方的水池,每天需要處理3000立方的工業污水,已經試過了pac和pam的組合可以達到處理標準,現在需要改造水池,需要改用斜管沉淀和改造池底等。請問有沒有大神懂這方面的或者曾經做過類似項目的,麻煩私信聯系我一下,有償。謝謝
論文簡介:收錄了車庫設計中涉及到的相關規劃設計規范~~~ 投稿網友:yuandianqll 上傳時間: 2013-04-28
設計規范中3.3.4 衛生器具給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壓力,不得大于0.6MPa。3.3.5 高層建筑生活給水系統應豎向分區,豎向分區壓力應符合下列要求:1 各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不宜大于0.45MPa;2 靜水壓大于0.35MPa的入戶管(或配水橫管),宜設減壓或調壓設施;3 各分區最不利配水點的水壓,應滿足用水水壓要求。3.3.5A 居住建筑入戶管給水壓力不應大于0.35MPa。這個是不是有問題,比如說入戶管給水壓力不超過0.35Mpa,那么也就不存在衛生器具壓力超過0.45和0.6的要求了啊。規范是要說明什么問題?搞不懂了。
屠宰廢水設計規范,很好的資料哦
本帖最后由 一介書生第二 于 2013-10-23 08:39 編輯 在制訂設計規范的過程中,需要確定一些設計參數,我想應該都是通過實驗研究、理論分析、多次比較后確定的。為什么取值為2.0而不是1.9或2.1?這是有相對可靠的依據的,并非拍腦袋的產物。因為研究者不是畢達哥拉斯的信徒,會去特別崇尚整數的優美,而是借助于概率統計理論對實驗數據的科學與合理的分析之后確定的。因此,這與“鉆牛角尖”毫無半點干系,而是實驗科學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結構設計理論的發展也是如此。在伽利略研究木梁的受力性能時,材料力學這一學科尚未定型;當鋼筋混凝土被發明時,還未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影子;當埃菲爾鐵塔于
關于消防旋轉噴頭設計,沒有找到設計規范,有沒有哪位接觸過。。。。給份圖紙資料學學。{:2_75:}{:2_75:}
空調設計規范(條文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