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屬科學技術領域鋼結構建筑的新技術。2、主要內容高層建筑鋼—砼組合結構是利用鋼材抗拉強度高而混凝土抗壓強度高的特點,在一個構件中將兩種材料有機地組合起來,發揮各自優點,形成的一種新結構。其關鍵技術主要有矩形鋼管砼柱;H型梁與砼樓板形成組合梁等矩形鋼管砼柱是在箱形鋼管柱內澆灌混凝土而形成的組合結構。在鋼管砼的施工過程中,鋼管可以作為澆筑其核心混凝土的模板。與鋼筋混凝土相比,采用鋼管砼可節省模板費用,加快施工速度。通過鋼管和混凝土組合而成的鋼管砼結構,可以彌補兩種材料各自的缺點,而且能夠充分發揮二者的優點,比純鋼結構和鋼筋砼結構更具優勢。組合梁是在梁的受壓區采用適宜于受壓的混凝土,在受拉區采用抗拉強度高的鋼材,H型鋼梁與砼之間采用栓釘連接件而形成的一種組合結構。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浙江大學、福州大學、同濟大學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專家進行研究、開發鋼-砼組合結構在多、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研究成果報告主要包括《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成套技術》——若干關鍵問題的試驗研究;矩形鋼管混凝土柱高位拋落法施工工藝研究;方鋼管混凝
我國高層建筑鋼_混凝土混合結構發展與展望
大家有沒有看2005年考題的關于高層題的第2道大題,就是大底盤單塔樓高層建筑,主樓為框架-核心筒,裙房為框架其中第四小題:裙房為商業建筑,主樓為普通住宅,問裙房框架柱的縱向配筋根據抗震設防標準:裙房為乙類建筑,主樓為丙類建筑,那么確定裙房框架柱的抗震等級應該為幾級呢個人覺得應該為2級不知大家有何看法
請教一個問題:假設一幢十八層的建筑,一到十八層的房間的面積、功能、維護結構都相同的情況下,每層的采暖負荷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是逐層遞增還是逐層遞減呢?大概系數是多少呢?我在設計手冊上看到的高度修正系數好像都是針對單個房間的高度而變化的。請各位大蝦指點啊。謝謝!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走入我們的生活?,F代高層建筑的設計主要有六個特點。1 參數化設計,是以數字技術為依托,在軟件生成和數控技術輔助下完成高層建筑的“非標準建造”2 結構性表皮,利用表皮來支撐整棟建筑,實現內部空間的全息開敞,與此同時形成獨特韻律的表皮機理。:hug:
高層建筑push-over分析
目前現在高層小區由于住戶多,在安裝電表的時候,一般都是采取分層戶表集中安裝在戶表集中箱內,目前豎向供電主要有1電纜、2封閉母線槽、3預分支電纜、4絕緣穿刺線夾。現在小弟由于經驗不足,所以想請問大家。以上4種代電方式,哪一個最貴(最不經濟,成本最大),哪一個最便宜(最經濟,成本?。?,哪一個施工方便。
好東東
高層建筑的軸線怎樣控制,看見測量人員是從下一層引點上來進行控制,而不是從最底層引點進行控制,為什么不從最下面引點,從最下面引點上來不是更準確嗎
我在學習圖紙的時候注意到,高層住宅的水泵不知道放在哪兒了。比如供暖管道要將熱水供到11層樓,我不明白的是在圖紙上沒有看到水泵。再比如生活給水管要供到11層樓也應該需要水泵,市政給水管應該只能將水壓到4層樓的高度,那么水泵在哪兒呢,請前輩們指點。: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yiren246 于 2011-1-13 20:24 編輯 ]
項目:十層建筑,地下一層車庫;一層,二層商店,餐飲;三層 以上,辦公用。情況說明:甲方要求全做玻璃幕墻,所以3層以上都無法開窗,即無法自然通風問題:1.什么情況下要排風? 2.像我現在的情況,三層以上的建筑是否要做排風?排風量該怎么計算?回答時候最好要有出處,比如出自那個GB,本人愚昧,找不到誒~~
在大部分人的意識里,越高層的建筑,地震力就越大。所以很多人認為越高的樓層,在地震災害時就越不安全。然而,高層設計也是經過抗震嚴格設計的,本質上與低層房屋的抗震設防要求是一致的。
高層建筑結構是如何抗風的?<
有沒有想要高層建筑鋼混凝土混合結構設計規程的
高層建筑鋼結構發展與應用探索 論文欄目:高層建筑論文 1鋼柱結構的制作與安裝鋼柱是高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層建筑中鋼柱作為主要的豎向構件起到決定高層建筑的總高度以及各層高度的作用,同時在加工制造鋼柱的過程中要求亦較為嚴格,需要滿足現有的規范,并且在驗收中具有特有的驗收標準。由于鋼柱需要被分為多節構建,比如,100米高的鋼柱需要被分成8~12節構件。另外在鋼柱生產制作進行反樣下料過程中需要考慮到鋼柱的豎向荷載可能導致的壓縮變形以及焊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收縮變形等問題,因此在進行鋼柱分節時需要意識到鋼柱翻樣下料的長度并不等同于設計時的設計長度,而是稍短于設計長度,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做到精確生產,即便幾毫米的誤差也不可以忽略。焊接收縮變形程度可通過經驗公式計算出,之后再按實際加工之后的標準進行校核,確保其翻樣下料長度為精確長度。框架梁上下翼緣的連接可采用高強螺栓連接或焊接連接,統計發現目前
高層建筑鋼結構設計_陳富生等.part01
高層建筑鋼結構綜合優化算法研究
混凝土與鋼的組合促進高層建筑結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