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一本經典的書——《高層建筑結構計算與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復習現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10章時,對規程中提到的結構部位術語不是太有把握,想向富有這方面經驗的兄弟們請教一下:1、框支梁和轉換梁是同一概念嗎?也有看到梁上托墻才能稱為框支梁的說法。2、框支層是不是包括轉換層?或者說框支層最上一層就是轉換層?規程第10.2.4條,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高度取框支層加上以上兩層高度,由此看來,框支層似乎該包括轉換層。再說轉換層不就是框支梁層嗎,照理也該并入框支層。3、框支框架中所有柱都是框支柱,但只有最上一層梁才是框支梁(或轉換梁),其它層梁仍為框架梁?4、規程中說XX層樓板的時候一般是指哪一層?第10.2.18和第10.2.19中分別有框支層樓板與轉換層樓板的概念,它們具體是哪個部位?哪位兄弟能解釋一下,最好有圖說明,多謝!
《高層建筑結構計算》PDF版共4個壓縮包[ 本帖最后由 xygoogle 于 2008-10-15 13:53 編輯 ]
網下下載下來的都是pdg超星的書,轉成pdf分享給大家!1/2
高層建筑結構是如何抗風的?<
復雜體型高層建筑結構推覆分析
高層建筑抗震結構選型與結構計算
探析高層建筑的結構選型
一個小區,共十八層,我們負責二級配電房至各單元樓層電表箱電纜的敷設,二級配電房在各單元的地下室在1、4、7、11、14、17這六層分別設有電表箱我想知道六層以上的這部分是否可以計算高層建筑增加費?怎么計算?
1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方法1.1應用分析方法了解各類結構體系1.1.1框架式的剪力墻結構。高層建筑結構種類是非常多的,其中框架式的剪力墻結構就是較為普遍的一種建筑結構,其內在的位移結構設計方法非常多,并衍生出了很多的計算方法,應用最為普遍的是連續假定方法。在對位移的協調性進行計算時,要明確剪力墻框架的水平位移與轉角狀況,從而對其進行正確的計算,其求解的方法是構建結構位移和結構負載之間的關系方程式。但是在對其進行構建過程中,其影響因素和內在的需求等變量是有所差別的。1.1.2剪力墻的體系。剪力墻的受力與變形狀況是剪力墻結構開洞影響的。剪力墻的單片受力特性是有差異的,并且按照這種差異可以將其分為單肢墻結構和特殊的開洞墻結構。這些不同的墻面結構截面所具有的應力和負荷也是有差異的,為此,在對其內應力和位移進行計算時要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通常采用的計算方法是平面限單元方法,這種計算方法準確性較高,并且適合多種類型的剪力墻。但是其缺點是資源的浪費較為嚴重,自由分散度也較多。1.1.3筒體結構。根據其計算模型的處理方法不同,筒體結
結構體系下的高層建筑論文 論文欄目:高層建筑論文 1工程概況本項目位于深圳南山區的后海,坐落于深圳灣西側、后海商業中心區東側、深圳灣體育中心南側、帶狀海灘公園北側,占地面積約為38000m2,總建筑面積約為465000m2。其中,總部大樓建筑總高度為400m,地上66層,地下3層,建成后將成為整個項目發展區內最高的辦公建筑,塔樓的外形呈現春筍造型,也從根本上引導了結構體系設計的方向。建筑效果圖見圖1。總部塔樓在地面以上未與其他裙樓聯系,但由于下沉廣場的分布,嵌固層在地下1層,結構分析設計主要參數為:設計基準期為50年,結構安全等級一級,為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g),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場地類別為Ⅲ類;基本風壓為0.75kPa(50年一遇),風響應由風洞試驗確定。另外,核心筒剪力墻的抗震等級從嵌固層下一層往上采用特一級,外框柱的抗震等級從嵌固層下一層至地面為特一級,地面以上為
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筑論文 論文欄目:高層建筑論文 1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控制措施1.1加強原材料的質量控制(1)粗細骨料的選用。在滿足泵送要求及鋼筋間距的基礎上,為降低水及水泥的使用量,應盡量選擇大粒徑的碎石。除此之外,還應該采用干凈、強度高、針片狀少的粗細骨料,且將其含泥量控制在l%以內,同時確保粗細骨料不含有有機物質和有毒有害物質。(2)粉煤灰的選用。粉煤灰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摻合料,不僅可以將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提高,而且對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十分有利;同時粉煤灰還能代替部分水泥來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從而使水泥的水化熱得到有效降低。在進行粉煤灰的選擇時必須對其細度及粒度引起注意,對粉煤灰進行磨細加工必須要達到I級標準。但是如地下室混凝土類有較高抗滲要求的,需要在滿足必混凝土的抗滲性能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計算及試驗來確定是否能夠將粉煤灰摻入。粉煤灰的選用需結
最近幾年隨著房地產的興起,我們身邊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使用的是鋼結構的工程,可是鋼結構在我的印象里鋼結構重量較輕,而高層建筑的抗震性是必須要強的,否則會造成可怕的后果,雖然鋼結構有很多優點,但是鋼結構是否能勝任高層建筑呢?山西鋼結構www.sxtywy.com
高層建筑結構分析與設計
請教各位,在進行熱負荷計算時,高層建筑的上層房間是只考慮冷風滲透還是應當考慮換氣次數引起的熱負荷?如果結合熱壓風壓考慮的話,上層房間幾乎沒有冷風滲透,不實際啊 多謝拉~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67.8 M(壓縮后分7卷)[ 本帖最后由 sccbjs 于 2012-2-10 12:28 編輯 ]
考慮構件抗扭剛度的高層建筑結構抗扭計算
高層建筑結構自振周期計算及控制方法研究
近數十年,建筑結構抗震領域發展之快、進步之神速是幾千年來世界建筑史上前所未有的。但是由于地震對結構輸入的性質是復雜的,傳統的抗震理論仍存在較大的局限性,結構抗震設計中仍然還有大量不確定因素有待解決。隨著時代的推進,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計算將得到更深入地發展。 對房屋結構抗震設計的研究,是1906年美國舊金山地震后逐漸開展起來的。 1915年日本佐野提出了衡量地震動的尺度“震度”的概念,并認為作用于建筑物的地震力等于震度與建筑物重量的乘積。日本關東大地震后的第二年(1924年),這種“震度法”就被納入日本城市建筑法規中去,當時已經意識到房屋慣性力的重要性。在還無法對地面運動加速度進行可靠量測的情況下,又缺乏對結構動力反應知識的認識,對地震慣性力的大小無法以任何可靠性來估算,一般認為可以接受的是,用大約相當于建筑重量 10%的水平力進行設計。當時假定地震力與結構特性和地基情況等無關,而且還假定房屋的抗震能力僅與結構的承載力有關, 設計中加大安全系數,進行容許應力水準上的彈性設計,故建筑物對地震力的實際承載力通常要大一些。顯然,早期的抗震設計方法是很粗糙的。 19
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計算
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計算專題,為您提供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計算相關的專業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計算 相關的專業交流討論,更多復雜高層建筑結構計算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