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 ppt得 大家可以看看
傳統上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主要是物理化學法,如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化學沉淀法、膜分離法、氧化還原法等,但這些方法都具有二次污染嚴重,處理成本高等問題。近年來人們開始為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尋找新的方法。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活性污泥法不宜用來處理重金屬廢水,因為重金屬廢水中有機物質較少,而且重金屬對污泥中的微生物有很強的毒害作用。但近年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改造現行的活性污泥法可以處理重金屬廢水?;钚晕勰喾ㄌ幚碇亟饘購U水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細菌、原生動物等微生物與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混雜形成的具有很強吸附分解能力的污泥顆粒來完成的。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污泥對重金屬吸附能力以及活性污泥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機理等方面。1 活性污泥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 不同的活性污泥體系對重金屬的去除效果和機理都不盡相同,選擇一個適應范圍廣、抵抗重金屬能力強的污泥體系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之一。 1.1 不同類型活性污泥的處理效果 活性污泥可分為厭氧污泥和好氧污泥。好氧污泥主要利用生物絮凝和細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
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體及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總稱,1912年由英國的克拉克和蓋奇發現,活性污泥可分為好氧活性污泥和厭氧顆粒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主要用來處理污廢水。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污水的一類好氧處理方法。
我想請教一下大家: 我公司廢水預處理采用的是鐵碳,生化處理用的A3/O,但是目前生化處理中COD在200~300之間,偶爾到500多,氨氮也比較高差不多300左右,揮發酚在100mg/L左右,我們的設計處理水量是120m3/h,但是現在就是和新鮮水對著開,比列1:4(全部25m3/h)。因為之間改造的,造成原來的活性污泥大量流失,現在是邊培養邊馴化,定期向池里加城市污泥。原來改造前的SV有50左右,改造后運行了兩個月了,SV只有1~2之間。 現在就是一直向池里曝氣,DO有時候會到6~7mg/L之間,怎樣可以在短時間里提高污泥沉降比?
本廠處理造紙廢水,剩余活性污泥采用連續排放形式,MLSS在10000左右,量比較大,起初我們排入初沉池前面的反應池,但后來造成初沉池污泥難以沉降,脫水效果差,部分污泥隨出水進入后續系統,影響處理,請問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解決剩余污泥的處理。
活性污泥老化是指活性污泥系統中微生物群體的生理年齡增大,導致處理效率下降的現象。老化的活性污泥處理能力減弱,難以降解新的有機物,會影響污水處理效果。 1)初始階段做沉降比時上清液開始渾濁,有細碎污泥懸浮,難沉降,慢慢二沉池會有浮渣和浮泥出現。 在活性污泥處理過程中,初始階段沉降比(SV)上清液開始出現渾濁,這說明污泥的絮凝性已經開始下降,污泥結構松散,不能很好地沉降。上清液中有細碎的污泥懸浮,這表明污泥的絮體已經破碎,可能是由于污泥老化導致的微生物活性下降,無法有效維持污泥結構。
大家好,我是搞污水處理的,剛上手,現向前輩們討教個問題。我們廠用的方法是活性污泥法,現在曝氣池里泡沫很多,請問有什么方法解決。這里先謝了!!!
水處理技術:多級活性污泥,它是由最初采用天然土池作反應池而發展起來的。該技術在工藝設計上、池體結構上、曝氣形式上、采用設備上,都與一般活性污泥構筑物不同,由于其處理效果好、工程造價低,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實用價值生化處理工藝。廣州中環萬代對此技術進行了消化、吸收、創新,同時在設備上做到全國產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項。并成功將該技術運用到印染。一、 柔性復合污水凈化技術1、 它是一種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2、 柔性復合污水凈化系統分為:調節—缺(厭)氧—好氧—沉淀—穩定,幾個單元;3、 整個系統連成一整體結構,各池之間由隔墻或隔板隔開。由于為懸鏈曝氣池體可采用地下或半地下的土池結構。附屬建(構)筑物,設在系統旁邊。二、 柔性復合污水凈化技術特點1、曝氣池可采用土池結構:曝氣池可用投資低廉的敷設防滲透膜的土結構池代替價格昂貴的鋼筋混凝土池;2、高效的曝氣系統:曝氣器懸掛在浮鏈上代替傳統的固定在底部的微孔曝氣;3、通過曝氣頭的擺動,在生化池中形成溶解氧的時間梯度和空間梯度;4、柔性復合污水凈化系統采用高污
活性污泥的性能 技術指標
1.在初沉池合并 該種合并形式系指將剩余活性污泥排入初沉池配水渠道,與污水混合,然后與污水中的SS在初沉池一起沉淀下來,形成混合污泥?;旌衔勰噙M入污泥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該種流程最初出現于日本,其本意是利用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能提高初沉池對SS的沉淀效率。但很多處理廠發現,該流程夏季極易導致初沉池污泥上浮。目前,日本很多采用該種流程的處理廠已經或正在進行改造,使剩余活性污泥不進入初沉池。 當二級處理采用生物除磷工藝(A/O或A2/0)時,該種流程明顯不合理。因剩余污泥中的磷將全部在初沉池釋放到污水中,使除磷效率降至最低。當采用AB工藝時,不允許采用該種流程,因為AB工藝要求A、B兩級的污泥要完全分開。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處理廠采用氧化溝等不設初沉池的工藝,自然也就不存在這種合并方式。 2.在濃縮池合并 一些處理廠將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活性污泥排人同一濃縮池進行濃縮;也有一些處理 廠在濃縮池前設一混合池,剩余污泥和初沉污泥在混合池充分混合以后,再進入濃縮池進行濃縮。該種合并
傳統上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方法主要是物理化學法,如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化學沉淀法、膜分離法、氧化還原法等,但這些方法都具有二次污染嚴重,處理成本高等問題。近年來人們開始為重金屬廢水的處理尋找新的方法。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活性污泥法不宜用來處理重金屬廢水,因為重金屬廢水中有機物質較少,而且重金屬對污泥中的微生物有很強的毒害作用。但近年的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改造現行的活性污泥法可以處理重金屬廢水[1-2]。活性污泥法處理重金屬廢水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細菌、原生動物等微生物與懸浮物質、膠體物質混雜形成的具有很強吸附分解能力的污泥顆粒來完成的。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污泥對重金屬吸附能力以及活性污泥處理重金屬廢水的機理等方面。本文旨在通過對活性污泥處理重金屬廢水的工藝現狀及其機理的分析,提出一些能提高活性污泥處理能力的切實可行的途徑,為該方法的進一步研究和推廣應用提供參考。1 不同類型活性污泥的處理效果 活性污泥可分為厭氧污泥和好氧污泥。好氧污泥主要利用生物絮凝和細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吸附—螯合重金屬,因為好氧污泥含有的胞外聚合物和所帶負電荷均高于厭氧污泥,所以好氧污泥比厭氧污泥更易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及其他原生動物對水中酚等物質進行吸附和氧化分解,把有害物質轉變為穩定的無害物質。其優點是設備簡單,處理效果好,受氣候條件影響小等;缺點是預處理要求高,運行開支較大。采用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處理酚濃度為1050mg/L的廢水,總曝氣時間設定為6h,酚去除率可達80%以上,且對COD以及氨氮保持較高的去除率。采用SBR工藝處理100~1000mg/L含酚廢水時,將SBR分為填充、反應、處理和再生4個階段,并分別考察了在填充階段進行曝氣和不曝氣兩種情況,發現曝氣系統降解酚的反應時間少于不曝氣系統,且效果更好。以活性污泥法為基礎的改進生物法為提高常規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改良工藝的應用是近年來生物處理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之一。例如,添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法(PACT工藝);在普通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即PAC-SBR工藝;利用形成生物鐵絮凝體的生物鐵法以及近年來開發的膜分離活性污泥法。
(一)概述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钚晕勰喾ㄊ窍驈U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二)設計運行參數 活性污泥的主要運行參數有: 1、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一般為3-5g/L。 2、BOD負荷,有污泥負荷與容積負荷兩種。污泥負荷,即BOD-SS負荷,一般為0.2-0.5kgBOD5./kg.MLSS.d。我國石化廠和煉油廠,目前常用BOD-SS負荷作設計運行參數。 3、污泥齡(ts)與污泥負荷有關,一般為2-15d。 4、污泥沉降比(Pv),15-40%,以<30%為好。 5、污泥體積指數(SVI),簡稱污泥指數。一般認為: SVI<100污泥沉降性能好 100<200污泥沉降性能一般 SVI>200污泥沉降性能不好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200 mg/L; 化學需氧量(COD)≦2000mg/L;懸浮物(SS)≦1500mg/L;pH:6~9;水量為17000m3/d。處理后的水質最高濃度要求:五日生化需氧量(BOD)≦20mg/L; 化學需氧量(COD)≦60mg/L;懸浮物(SS)≦50mg/L;pH:6~8。
處理印染廢水的活性污泥怎么沒有菌膠團?
活性污泥顆粒化技術是近幾年來國內外研究得很多的污水處理新技術,目前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在SBR反應器中,利用選擇壓培養出粒徑為幾個mm的好氧顆粒污泥,有點像UASB中培養出來的厭氧顆粒污泥。它具有沉降速度快,耐高有機負荷的特點。有望取代當前的傳統活性污泥法。 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