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很少親身經歷過大地震吧?(當然我也沒有!)貼幾張圖片,以引起大家的重視。(無論是施工還是設計都要慎重啊!后果嚴重啊!)1
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可是在超過設防烈度后(大震),卻損失慘重!!現在焦點都集中在人員密集的學校。規范是否要對學校的設計進行重新思考,大空間卻無額外的技術措施來加強,畢竟孩子是祖國的未來。
海地地震才過了沒多久,這次智利又地震了,而且智利的地震比海地以及我國的汶川地震強度更強,但是其造成的破壞卻比前兩次地震要少得多,從網上的資料顯示,那主要是因為智利的結構設計考慮的地震,這提醒了我們結構抗震設計的重要性,下面是從網上搜集的幾張地震的照片。
地震后的綿竹漢旺鎮博物館
唐山位于環渤海地區的中心地帶,北依巍巍燕山,南臨滔滔渤海,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重工業城市,處于大北京經濟圈內,京都文化、歷史文化和現代工業文明在這里融匯。唐山市現轄六個行政區、六個縣(市)和兩個國有農場,總面積13472平方公里,總人口704萬,其中市區面積3874平方公里,人口293萬。近年來,唐山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是全國最具活力的18個特大城市之一。“九五”期間,全市GDP年均增長14.3%,2002年全市GDP完成1102億元,經濟總量占全省六分之一強,全國百分之一強。行政區劃 唐山市位于華北平原東部,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京、津二市毗鄰,南臨渤海,北靠燕山,地處京、津、唐三角地帶,是首都北京的東大門,也是連接華北與東北的樞紐,是國務院確定的除省會之處的全國13個較大城市之一。全市總面積1.34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9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96.5公里。1983年地、市合并,實行市管縣體制,轄10縣(市)、5區及2個農場。1976年,歷史上罕見的7.8級大地震將這座百年老城夷為平地,震亡人口達24.2萬人。震后,在黨和上級領導
收錄于話題
日本地震后的道路破壞圖
本帖最后由 gangcai66 于 2013-4-28 10:06 編輯 我們先問幾個問題:1、什么是8級抗震建筑? 2、什么是7級地震?3、地震烈度與地震級別的關系?(天翔成 133.113.66396) “4·20”四川雅安蘆山7級地震造成巨大損失,據雅安市寶興縣縣長介紹,目前,全縣水電氣中斷,房屋幾乎全部受損,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 “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幾乎全部受損,令人惱火。汶川地震之后,重建建筑都是按照“8級抗震、9度設防”的要求設計施工,能夠抗震級為8級、烈度為9度的地震,采用框架結構、整體澆灌的技術建設,承建單位都具有建筑施工一級資質。此次雅安地震,震級為7級、震中烈度在9度左右。按照常理,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理應成為這次地震的“生命之舟”,人們應該為重建“先見之明”的高標準而慶幸,可是,不屬于震中的寶興縣,重建建筑居然也不抗震。 雖然建筑物在地震中是否會被損害,不能簡單依據設計時的抗震級別和抗震烈度,設計時的受力大小、角度與實際地震
在建設中:Amatrice 食堂在30天的施工期間,得益于Corriere della Sera和TgLa7組織的籌款倡議“Un aoto subito”,事務所就建成了Amatrice的新學校食堂。這個食堂由Boeri Architetti設計,其建筑構架由主廳寬闊的窗戶構成組成。Boeri Architetti將食堂構想為服務兒童的多功能空間,未來還能成為地方社區的聚會場所。人們可以在食堂見面、玩耍,或是歇歇腳欣賞一會兒西比利尼山脈。
汶川大地震引發的對建筑物抗震設計的思考汶川5.12大地震使每一個中國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聽著一組組令人驚悚的災難數據,看著電視上一個個令人悲傷又無奈的畫面,我作為一個結構工程師,內心總有一種深深的自責和內疚。地震來了,我們設計的那些房子為什么頃刻間變成瓦礫?面對地震,我們真的這么無能嗎?我從事結構設計二十余年,在抗震問題上,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問題急需考慮解決:一、作為一種最殘酷的自然災害,地震災害在我們的建筑設計、規劃主管部門,并未將其放在足夠重視的位置上。在建筑設計中,消防、人防、抗震是三項災害預防設計內容。從這三種災害的后果看,地震災害遠遠大于前兩項,但在相應的規范中,抗震設計的安全概率是最低的。在現行抗震規范中,采用的是兩階段、三水準設計理論,即所謂的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這個三水準又是基于一個假設的地震烈度、地震模型下的概率設計,因此單純的結構抗震設計并不能完全保證人的安全性,至多也只能是降低損失。我認為現有建筑抗震設計的不足應通過其它手段加以彌補,我們既然不能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能不能想辦法保證建筑物中人的安全?譬如在每一個功能
本帖最后由 muyuyao 于 2013-3-31 02:17 編輯 謹記血的教訓!!!連續發一些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建筑照片!!!深刻分析結構設計、施工缺陷及其危害性!!!
地震工程1-建筑抗震工程
當你第一眼看到這棟三層高的粉色建筑時,沒準會以為這里剛剛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大樓外墻一條條碗口粗的裂縫清晰可見,白色的墻柱七歪八扭;大門中央位置從頂樓往下甚至被劈開了兩半,一個巨大的地球儀就那么搖搖欲墜地嵌在裂縫中,仿佛隨時要砸下來……不用擔心,這并非真的危樓,而是位于美國奧蘭多市的“里普利信不信由你”博物館。博物館建于1998年,外形故意模仿樓身遭遇地震后發生斷裂的樣子,目的是為了紀念發生在1812年的一次大地震。博物館的創建者是美國卡通作家里普利,他將自己環游世界所收集到的稀奇古怪的物品放到館內陳列展示,這些收藏品如同建筑大樓一樣,往往讓你大感不可思議。文章引用自: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 王躍 高立人 北京四維新建筑科技開發中心 提要 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1981年以前設計建造的RC建筑物遭受嚴重破壞。震后,日本根據“日本抗震評估標準”對按早期抗震規范設計的既有建筑進行了抗震評估,對不能滿足現行規范性能要求的建筑采用直接加固、間接加固多種方案實施抗震加固,可供國內在抗震加固方面借鑒。 關鍵詞 性能要求 抗震評估 靜力彈塑性分析 抗震補強
地震后有些建筑沒倒,但柱子上部壞了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柱子只壞了上面一部分?求大神指導指導。
個人感覺地震安評報告主要適合場地土相關的,和建筑的結構形式關系不大,除了可能會影響選取的地震波的時長,所以建筑高度增加后,地震安評報告不需要重做,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另外,地震安評報告可以提出和規范的表中查出的不同的抗震設防烈度嗎? 個人感覺應該不行吧?請高手指點,謝謝
我不是地上建筑業內人士,知識也比較淺薄,試著做些分析,希望指正。地震剛剛發生,還無法獲得更詳細的資料,本人試圖通過對媒體照片的判斷,來分析現有房屋結構在地震中的表現。希望建筑黨人能為國人提供更安全的棲身之所。 1、現行抗震規范是可行的:我國以三個水準作為抗震設防的目標,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抗震要求,此次地震震級高,震源淺,相應的烈度肯定很大,但從汶川縣城的照片上看,新建的多高層樓房都沒有明顯的損害,說明我們的設計規范發揮了應有的作用,證明了我們現行規范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2、裝配式樓蓋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是可疑的:在現有媒體發布的照片上看到大量的預制空心砼板的碎片,從抗震角度來說,我認為預制空心板很不適合作為樓板,作為個體,他們有很好的剛度,可是當把他們拼裝成樓板之后,整個樓板的整體性就非常可疑了,當年唐山大地震,也是這種預制板,被震散后掉落,將人砸傷的案例就不少,現在又看一地的落板。抗震設計規范上規定,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應相互拉接,并應與梁、墻或圈梁拉接。但是這種拉接一般都不會很強,在地震中最容易被破壞。 3、圍護結構的強度是否應該降低:還有就是看到照片中到處的破
:time: :time:
請在各地震地區的網友能否把建筑被破壞的各種詳圖發上來并且希望附有說明,使大家能夠直觀的了解建筑物的薄弱之處,便于在今后設計、施工、監理等工作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