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護岸及河道整治
大家來看看認為怎么樣
壩岸基礎淘塌搶護 險情 水流集中沖刷,將河道整治工程的丁壩、垛、護岸的基礎或坡腳淘空,引起壩岸發生裂縫、沉陷或局部坍塌,壩身失穩而出險。 搶護原則 及時拋投料物,穩定基礎。 搶護方法 一般常用的搶護方法有以下幾種: ——拋塊石。采用從岸上和船上拋投兩種方法。應先從險情最嚴重的部位拋起,然后依次向兩邊展開。在船上作業時,可從下層向上層拋投,應隨拋隨測,使水下拋石坡度達到穩定坡度(一般為1:1~1:1.5)為止。為防止根石走失,應選大塊石,塊石重量30kg/個~75kg/個,搶護坡腳不小于15kg/個。在水深流急情況下拋石,應選用較大塊石在預計拋石部位先拋一條石埂,然后用一般塊石逐次向上游突出搶拋。 ——拋土袋。用土工編織袋、麻袋、草袋裝沙或土,充填度70%~80%,用尼龍繩、細麻繩、鉛絲綁扎封口,投入出險部位。拋投方法基本上與拋塊石相同,拋土袋需層層疊壓,流速過大時,可將數個土袋捆綁一塊拋投(有條件的地方可用吊車等機械投拋),拋投后坡度為1:1~1:1.5。在岸上拋投時,最好用滑
單位接了一個河道整治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我需要搜集一些材料這個項目命名為***區水系環境整治工程 其實 就是在市內兩個新區范圍內 改造和步設城市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然后在境內河流拓寬和清淤,還有就是濱河綠化一下 河道修個護坡什么的 我覺得這個工程本身 就是水土保持工程 我沒有編制過方案 希望自己能把這個方案做好先搜集些資料 有朋友慷慨幫忙的么
包括河道整治和滾水壩工藝
小弟請教各位大佬: 簡單點的做法, 生態濕地修復造價多少元/㎡和生態河堤修復造價多少元/米?
傳統的城市河道一般是河道形態直線化、河道斷面規則化、護岸材料硬質化,現在河道治理都講要體現生態性、親水性,要搞好景觀設計,河岸線宜彎則彎,忽寬忽窄的不規律變化,岸坡也或陡或緩,護岸采用生態護岸。我想向大家請教的是河道由筆直走向改為彎曲走向,曲線設計有什么原則,該怎么定位?還望高人不吝賜教!謝謝!!!
4.1 原生態型治理模式 該模式一般指植被法,主要利用蘆葦、白楊、柳樹、水楊等喜水性植物對河堤進行保護,使自然河岸的特征得到保持。這些喜水性植物的根系比較發達,能夠起到固堤作用,另外柳枝柔韌,順應水流,能夠使水流速度減緩,使抗洪能力不斷增加,河堤保護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但這種方式具有較差的洪水抵抗能力,大部分應用的河段具有較大的腹地或較緩的坡度。對于較陡的河岸可以使用土工織
一篇關于城市內河道生態治理及改造的施工方案,包括了樁基礎、護岸、護坡、綠化種植等等
問下各位專家石堪的高度誤差規范是多少還有壓頂的坐標偏差量,還有設計的2.5米深,但是挖到2米以下全是硬土2.5米下那40公分的基礎能不挖么,土方太大了
以往我做河道整治,護岸的埋深我一般都取0.8-1m左右,沖刷深度也基本沒去算,但是最近算了一下,覺得很嚇人,隨便算出來的沖刷深度都要到1m左右,那安全超深取規范規定的最小值0.5m,那埋深也要到1.5m?請問一下大家,你們那都是怎么個情況?河道護岸埋深一般搞多少?
水利水電資料庫 收錄于話題
AECOM 與無錫蠡湖的合作歷程跨越了二十載。2000年代初,AECOM 曾參與無錫蠡湖公園和其周邊新城的總體規劃,其時項目旨在為無錫市樹立新的形象,并開發蠡湖的價值與活力,帶動片區發展。 <
現在做一個河道整治工程,原始河道縱坡比較大,設計流速過高,大于原設想的河底處理的容許流速。現在考慮河底襯砌。漿砌石襯砌比較好說,但是甲方覺得投資過高。現在考慮干砌石,就是河底鋪石。 現在我想讓大家幫忙解決的是河底鋪石的問題,從手冊上了解雙層鋪石(石塊尺寸20cm)能夠滿足河底設計流速的要求,但是我不知道 這個雙層鋪石怎么施工,施工厚度有多厚,還有就是“石塊尺寸20cm”指的是什么。這個在設計中應該怎么表達。 本人新手 這樣的河底防護還沒有遇到過,想請教各位給個建議 幫忙解決!!!
一篇關于河道整治的施工組織設計,總長650m,包括土圍堰施工、施工降排水、河道清淤、鋼筋砼底板施工、灌砌塊石施工、壓頂施工等,比較全面,是本人寫河道整治的專用施工組織設計現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請各位斧正,謝謝
生態護坡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應用
最近發現有個河道生態整治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一下
1、緒言 河道整治是一項公益性的工程,目前基本以政府投入為主,對地方經濟較差的地區,由于政府財力限制,使河道整治這項公益性的工程一直無法順利實施,研究引入社會資金進行河道整治工程,可以加快河道整治工程的實施的進度,提高河道的防洪抗災能力。 2、項目由來 安吉縣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是一個山區縣,西苕溪是安吉縣境內的主要河流。西苕溪東山段河道位于安吉縣遞鋪鎮東山村,本段河道以上集水面積1214Km2,多年平均徑流量10.2億m3,多年平均流量32.5m3。 本段河道為彎曲型河流,1978年,安吉縣為增加耕地面積,對安吉縣境內的西苕溪及其支流上的八處河段進行了裁彎取直,新開河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西苕溪干流上的新開河工程,停工時, 新開河全長1700m,河道進口底高程在8.0~9.5m,河道出口底高程6.7~7.2m, 兩岸堤頂高程12.2~12.7m,河底寬約40m,堤距約60m,邊坡1:2,為單式斷面。河道開通后,新老河道同時過流,該段河道實際上成為分汊型
河道防護工程主要是指保護臨河大堤的丁壩、垛(磯頭)和護岸工程,這種工程習稱險工。為保護灘地、控制主溜、穩定河勢而修建的壩、垛和護岸工程習稱控導工程。河道防護工程是大堤的前衛,它們的安危直接關系到大堤的存亡,因此應同樣重視對它們的防護。 一、險情及成因 河道防護工程由于修筑時的質量問題,出險主要是險工和控導工程的壩、垛和護岸。主要表現是壩頂產生縱向裂縫、整體滑坍或局部塌陷;平順護岸的漿砌石工程常見的架空斷裂、塌陷;干砌石護坡雖然適應岸坡變形能力強,但也有架空、塌陷險情出現。其出險主要原因是: 1、修建時施工質量差,壩坡過陡而不穩,沿子石尺寸過小,上下層壓茬少,壩后填土封頂不嚴實或無反濾層,雨水從壩頂滲入,填土飽水將壩岸潰塌。 2、護底根石不足,壩岸不穩而滑陷。 3、工程嚴重老化,極易出險。 4、隨著堤防的逐漸培厚加高,沿河壩、垛和護岸也隨之多次加高改建,壩身高度大增,且多為戴帽式加高。因此大部分重力式壩岸已處于或接近極限平衡狀態,在不大的外力作用下即可能發生滑塌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