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式活性污泥法也稱CAST,是Goronszy教授在ICEAS的工藝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是SBR工藝的一種新的形式。循環式活性污泥法是尚特環保在多年的應用過程中經過改進后予以應用的,該工藝是近年來國際公認的處理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先進工藝。其基本結構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礎上,反應池沿池長方向設計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后部為主反應區,其主反應區后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整個工藝的曝氣、沉淀、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統,同時可連續進水,間斷排水。 CASS工藝集曝氣與沉淀于同一池內,取消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一沉池和二沉池。工作過程分為曝氣、沉淀和排水三個階段,運行中可根據進水水質和排放標準控制運行參數,如有機負荷、工作周期、水力停留時間等,通過調整這些參數使污水處理廠在滿足出水水質要求的條件下降低運行成本。 CASS工藝應用特點: 工藝流程簡單,占地面積小,投資較低; 生化反應推動力大; 沉淀效果好; 運行靈活,抗沖擊能力
非常齊全而且實用的活性污泥法工藝動畫演示!!
5fA2O工藝脫氮除磷工藝的創新與實踐.pdf A2O工藝中的反硝化除磷.pdf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厭氧處理法、生物脫氮、除磷等工藝技術,是廢水生物處理借助環境工程和化學工程的手段和方法,以微生物作用為主體開發出了種種用于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治理的新方法。
5種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技術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好氧菌及其他原生動物對水中酚等物質進行吸附和氧化分解,把有害物質轉變為穩定的無害物質。其優點是設備簡單,處理效果好,受氣候條件影響小等;缺點是預處理要求高,運行開支較大。采用序批式間歇活性污泥法(SBR)處理酚濃度為1050mg/L的廢水,總曝氣時間設定為6h,酚去除率可達80%以上,且對COD以及氨氮保持較高的去除率。采用SBR工藝處理100~1000mg/L含酚廢水時,將SBR分為填充、反應、處理和再生4個階段,并分別考察了在填充階段進行曝氣和不曝氣兩種情況,發現曝氣系統降解酚的反應時間少于不曝氣系統,且效果更好。以活性污泥法為基礎的改進生物法為提高常規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改良工藝的應用是近年來生物處理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之一。例如,添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法(PACT工藝);在普通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即PAC-SBR工藝;利用形成生物鐵絮凝體的生物鐵法以及近年來開發的膜分離活性污泥法。
申請號/專利號: 200810234947 一種新型投料活性污泥法處理焦化廢水工藝,包括如下步驟:經過預處理的廢水進入生化處理工藝,焦化廢水首先進入A級生化池,為反硝化提供碳源,然后進入0級生化池,在好氧環境下進行氧化及硝化反應,0級生化池出水進入二沉池;二沉池出來的上清液進入后級處理系統,沉淀污泥一部分回流進入A級生化池和0級生化池;另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由于在生化池中投加絮凝劑,大大提高了耐受負荷的能力,抗沖擊能力大為增強;生化反應池面積可降至傳統活性污泥法反應池面積的70%,節約投資成本,降低了運行費用;而本發明的工藝對焦化廢水、造紙黑液、氯霉素廢水的脫色率可高達80%以上。進水水質項 目 CODCr BOD5 SS NH3-H PH 酚 油 硫化物 CN-水質指標 ≤3000 ≤1000 ≤250 ≤300 8-10 ≤600 ≤300 ≤30 50出水水質項 目 CODCr BOD5 SS NH3-H PH 酚 油 硫化物 CN-水質指標 ≤100 ≤20 ≤70 ≤15 6-9 0.5 ≤10 ≤1 ≤
我廠廢水處理采用活性污泥法,是SBR法,近段時間(大約有20天),污泥沉淀池上層經常性的出現大量浮泥,我做了相關分析,首先觀察活性污泥池內的MLSS均是低于2000ppm的,且觀察的細菌絲狀菌比例多,SV30沉降很差,幾乎是污泥沉不下來也浮不上去,開始我是調整了曝氣量,結果不理想,加PAC,改變不大,倒是加液態的PAM好了兩天,但還是不行,且PAM會流到沉降池凝聚起來,現在我減少排泥且加大進水提高濃度,我理解是防止系統內反硝化了,這樣提高營養監,不知道這個做法對不對呢?
活性污泥法處理生活污水,二沉池一吸泥穩定池就會從底部泛泥出來,二沉池的泥也會漂浮在穩定池液面,二沉池和穩定池是連著的,現在出水SS不合格,BOD5等都不合格。你知道原因嗎?
圖紙簡介: 活性污泥法處理城市污水,包括平面圖、剖面圖等等,這是一個不錯的圖請大家多多捧場 投稿網友: yanheihei 上傳時間: 2013-03-11
國內外諸多研究表明,活性污泥ECP(胞外多聚物)能大量吸附溶液中的金屬離子,尤其是重金屬離子,他們與ECP的絡合更為穩定。關于吸附機制,在ECP的復雜成分中吸附重金屬離子的似乎是糖類。Brown和Lester(1979)指出ECP中的中性糖和陰離子多糖有著吸附不同金屬離子的結合點位,不同價態或不同電荷的金屬離子可以在不同的點位與 ECP結合,如中性糖的羥基、陰離子多聚物的羥基都可能是金屬的結合位。表面吸附是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胞外多聚物(甲殼素、殼聚糖等)含有配位基團—OH,—COOH,—NH2,PO43-和—HS等,他們與金屬離子進行沉淀、絡合、離子交換和吸附,其特點是快速、可逆和不需要外加能量,與代謝無關;胞外吸收通過金屬離子和胞內的透膜酶、水解酶相結合而實現,速度較慢需要能量,而且與代謝有關。 此外,Ralinske指出:好氧生物能大量富集各種重金屬離子,這些離子積累于細胞外多聚物中,并在厭氧條件下釋放回液相中。這就有利于我們在二沉池中分離和沉降重金屬離子。 在活性污泥法處理含砷廢水的實驗中,存在許多影響因素,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不同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統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統組成。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于劇烈攪動的狀態,形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經過活性污泥凈
所謂“活性污泥”指的是一種人工培養的生物絮凝體,利用這種懸浮生長的生物絮凝體去處理廢水的方法稱為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主要被用于去除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水流一進入反應器,微生物就通過吸收作用降解溶解性基質,同時為它們的繁殖生長提供碳和能量。膠體或不溶性基質實際上是被絮凝生物所吸附截留,并與胞外酶起水解反應,最后成為微生物能夠吸收的物質。活性污泥法的主要優點表現在它能以相對合理的費用得到優良的出水水質,但其明顯的缺點是可控制性較差,達到預期的水質往往需要復雜的操作技能。 近年來,國內外科技界針對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在治理石油化工污水方面,對于水質變化和沖擊負荷的承受能力較弱,容易發生污泥膨脹、中毒等特點展開了大量的工作。如半推流式活性污泥系統,集前段的多點進水與后段的推流式于一體,具有抗沖擊負荷強、處理深度大、不容易發生污泥膨脹、運行費用低的優點。厭氧批間歇式反應器(ASBR)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Lowa州立大學民用建筑系DAQUT教授等在“厭氧活性污泥法”等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高效厭氧反應器。它由一個或者幾個ASBR反應器組成。運行時,污水分批進入反應器中,經過
投菌活性污泥法是將具有強活力的細菌投入到曝氣池里去,使曝氣池混合液內的各種細菌處于最佳活性狀態,這樣不僅投入了吸氣池內所缺少的細菌,在流入污水水質不變的條件下,微生物氧化作用顯著,而且,當污水水質改變,環境變異的情況下,微生物仍能適應,保持活性,其氧化代謝過程依然充分,投入菌液后使曝氣池耐沖擊負荷,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改善了出水水質。 投菌活性污泥法(LLMO)是出之一種新的概念,它是根據在同一環境里,最適宜的細菌能自然繁殖,同樣,污水處理廠曝氣池混合液內的細菌也會自然繁殖到一定數目,自然界無處不可找到細茵,然而,在同一環境里并非可以找到一切細菌這一原則,作為理論指導,從自然界土壤內篩選出污水廠中的有用細菌制成液態的或固態的產品。液態菌液微生物成活率高;固態菌使用前需先用水溶成液態,細菌的成活率較液態菌液低,使用時按一定比例將液態菌液投入曝氣池內或投到需用處,投菌活性污泥法(LLMO)在國外已收到良好的應用效果。 因此,我們可望通過向活性污泥中投加對砷具有高耐受力,對砷具有特殊處理效果的混合菌種,達到對砷的高效處理,凈化工業含砷廢水。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法工藝設計
寒冷地區污水活性污泥法處理設計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