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紙上看到建筑女兒墻和結構女兒墻,不知道兩個是怎么區別的?“建筑女兒墻標高23.0米,結構女兒墻22.0米”結構女兒墻的標高是指圈梁或結構柱的標高,建筑女兒墻指的是結構女兒墻外面的裝飾面?[ 本帖最后由 ri7ja 于 2011-5-24 17:43 編輯 ]
小弟今天看到了一個基坑支護方案,里面提到:圍護結構內設三道混凝土支撐,三道鋼支撐,其中第五道支撐倒撐。。。想請教一下各位,什么叫倒撐?
《荷規》8.3.4關于維護結構從屬面積的折減問題,蘭定筠的《實戰訓練》中只折減外墻體形系數(如0.8*0.8+0.2),是否正確,還是應該0.8*(0.8+0.2)
MD,之前有個發了38個壓縮包的大哥,我下了解壓不了~煩都煩死~!:Q :Q
措施上說外墻的最大傳熱系數不宜超過1.5w/m2℃,可是建筑給我的條件就是一個200的外墻,其它的就沒有了,那我怎么計算呢?是就按1.5w/m2℃計算,還是要根據實際的來。建筑物的外圍護結構是否能滿足節能設計標準是由建筑專業核算還是由我們專業來做呢?
請教下:內圍護結構分為,臨室通風良好的非空調房間,按照Q=KF(Twp-Tn) 臨室散熱量小于23W/m3,按照Q=KF(Twp+Tls-Tn)但是當臨室散熱量很少,或者臨室是空調房間,那么這種內圍護結構要計算冷負荷嗎哪些情況的內維護結構需要計算冷負荷?
建筑為三層框架結構 屋頂有2M的女兒墻(一圈) 女兒墻厚200mm。 我現在的基本構造措施是每兩米加200X200的構造柱,設壓頂梁。可網上有人說這樣只能做到1米多,我手算了下風荷載。 計算結果小的不能再小了。是不是還得按地震力計算?應如何考慮? 求高手幫助。 萬分感謝
磚混結構女兒墻構造柱設置間距是多少,4米,還是多少,記不清了,出在哪本規范 ,謝謝大俠們
一幢80m的高層建筑,設計使用年限是100年,在計算70m高度處的圍護結構的承載力時,基本風壓應采用何值?根據規范①《荷規》8.1.2條及條文說明;②《高規》4.2.2條及條文說明,我認為應該取100年重現期的風壓值,且不用乘以1.1的增大系數。但是我看的參考書上采用的是50年的基本風壓并乘以1.1的增大系數,我就產生了疑問。希望能得到大蝦的解答。
各位論壇的大大們,小女子求助個《荷規》的問題。8.1.1及8.1.2條文說明中提及的: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此類構筑物中的圍護結構,其重要性與主體結構相比要低些,可仍取50年重現期的基本風壓。此處的說明感覺上并不是太明朗。首先,100年的建筑應該取50年的。(明確)
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12版8.1.2條及其條文說明: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以及自重較輕的鋼木主體結構,其基本風壓值仍可由各結構設計規范,根據結構的自身特點,考慮適當提高其重現期;對于圍護結構,其重要性與主體結構相比要低些,可仍取50年;這個50年是和上面主體結構取基本風壓重現期50年一致,還是說主體結構取50年或者100年,圍護結構都去50年?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12版3.2.5-2條:對雪荷載和風荷載,取重現期為設計適用年限。如果高層建筑設計年限為100年,是不是圍護結構就要取重現期為100年呢?
圍護結構外保溫與內保溫的優點 外墻保溫應采用外保溫系統,與內保溫相比有十大優點1.適用范圍廣2.保護主題結構,延長建筑物的壽命3.消除了“熱橋”的影響4.使外墻潮濕情況得到改善5.有利于室溫保持穩定6.有利于提高墻體的防水和氣密性7.有利于改善室內熱環境質量8.便于舊建筑物進行節能改造9.可減少保溫材料用量10.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積
凈化室圍護結構負荷怎么計算?由于凈化室是建在室內的,維護結構的負荷計算不同于普通空調的計算,我想問一下這種情況下維護結構(彩鋼板)的負荷怎么計算?是否可以忽略?歡迎大家來討論,謝謝!!!
柱子綁扎吊裝 a 鋼柱進場后按照吊裝平面圖的位置將鋼柱擺好,并檢查型號、編號是否正確。鋼柱進場后平面位置見下圖。 b 柱子起吊前,應從柱底向上2300mm處,用紅油漆劃一水平線,以便安裝固定前后作復查平面標高基準用。 c柱子安裝屬于豎向垂直吊裝,為使吊起的柱保持下垂,便于就位,確定綁扎點在牛腿下部。為防止柱邊緣的銳利棱角,在吊裝時損傷吊繩,用舊車橡膠帶隔開,套在棱角吊繩處。注意綁扎牢固,并易拆除。 d鋼柱上要綁扎好臨時鋼梯、高強螺栓安裝工作平臺的卡具。 e為避免吊起的柱子自由擺動,應在柱底上部用麻繩綁好,作為牽制溜繩,調整方向。 f 根據場地情況吊裝采用旋轉法: 吊裝前的準備工作就緒后,首先進行試吊,鋼柱起吊離地高度為200mm
(一) 保溫、 承重合二為一 ——如承重材料或構件 具有足夠的力學性能外, 同時還具有足夠的熱阻值, 就能二合為一體。 如: 混凝土空心砌塊、 輕質實心砌塊等。 多用于低層或多層墻承式建筑。 (二) 單一輕質保溫構造 優點: 保溫性能好, 自重輕,使用靈活, 施工方便; 缺點: 熱穩定性差, 墻體縫隙大, 會出現熱橋效應。
知識點:圍護結構的蒸汽滲透及冷凝 一、 外圍護結構中的水分遷移 當材料內 部存在壓力差( 分壓力或總壓力)、 濕度( 材料含濕量) 差和溫度差時, 均能引 起材料內 部所含水分的遷移, 從高勢位面向低勢位面轉移。 材料內 所包含的水分, 可以以三種形態存在: 氣態( 水蒸氣) 、 液態( 液態水) 和固態( 冰) 。 在材料內 部可以遷移的只是兩種相態: 一種是氣態的擴散方式遷移( 又稱水蒸氣滲透) ; 一種是以液態水分的毛細滲透方式遷移。 當室內 外空氣的水蒸氣含量不等時, 在外圍護結構的兩側就存在著水蒸氣分壓力差, 水蒸氣分子將從壓力較高的一側通過圍護結構向低的一側滲透擴散。 若設計不當, 水蒸汽通過圍護結構時, 會在材料的孔隙中凝結成水或凍結成冰, 造成內 部冷凝受潮。
(津)06J103 圍護結構保溫構造(ZL保溫系列)[ 本帖最后由 12597054 于 2010-10-23 14:16 編輯 ]
現遇一個設計項目,門式鋼架結構,圍護結構為砌體,加上女兒墻,砌體墻高12米 根據砌體規范5.1.3及6.1.1,HO=2h=24米 HO/h<26x1.2x1.3 h>591,哪這墻厚也太厚了吧?請高手指點,這種情況怎么處理啊
現遇一個設計項目,門式鋼架結構,圍護結構為砌體,加上女兒墻,砌體墻高12米 根據砌體規范5.1.3及6.1.1,HO=2h=24米 HO/h<26x1.2x1.3 h>591,哪這墻厚也太厚了吧?請高手指點,這種情況怎么處理啊
我在測試一棟樓房的保溫性能,測試夏季的傳熱時,我采用室溫恒定的方法,即在室內用空調恒溫,通過室內外溫差,得到圍護結構的傳熱量,不知這樣做是否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