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給的第一個項目七層磚混結構進行抗震演算天呀,大片大片的紅色怎么辦呀???一般調整的方法有那些,還請前輩指點指點!!!
6度區某砼結構<80m有剪力墻(多為短肢墻)及少部分框架柱則該結構的抗震等級是一般墻4級短肢墻3級還是一般墻3級短肢墻2級其實個人意見是偏向前者的,個人認為該結構屬于短肢墻結構而不是框剪結構,固一般墻為4級短肢墻為3級上來求證一下
磚混結構房屋在我國中小城市和村鎮的民用住宅占有較大的比例,磚混結構具有采光通風良好、保溫隔熱層比高層住宅薄、無電梯使用費和維修費、造價低廉的優點。 磚混結構房屋在抗震方面,磚砌體和預制樓板存在著整體性較差的缺陷,如遇大震存在著非常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減輕地震帶來的危害,除了按抗震規范要求設計施工,建議在+-0.000m標高位置設一道把基礎與主體分開的隔離層,起隔離緩沖作用,以減輕震害。 現在的木門,大部分采用無門框制作,室內地坪做成后,包門框安門扇;防盜門也可以地坪做完后安裝。地圈梁上標高由原來的-0.060m提高到+-0.000標高的位置。不論有無地下室,隔離層都設在+-0.000位置。 隔離層的材料,本人從2008年5.12大地震就在選擇,即要考慮隔離,也要考慮材料的耐久性和防水性,感到工程造價的增高,村鎮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承擔。現在建議采用廢輪胎制作的加化纖絲隔離層,即起到隔離作用,又防水耐久,節約能源,廢物利用,降低造價。隔離層的尺寸、形狀:單件長1000mm,寬220mm,厚度2mm,上面和下面中間各伸出長1000mm,高10mm,厚度2m
一剪力墻結構住宅,7度設防,26層(無地下室),首層4.4m,總高度79.4m,基礎埋深0.8m(室內算起),室內外高差0.3m,確定抗震等級的結構高度如何取?按高規房屋高度定義(室外地面至大屋面高度),H=79.4+0.3=79.7m,但若從基礎頂面算起,結構高度為H=79.4+0.8=80.2m。按前者,抗震等級為三級,按后者,抗震等級為二級,個人覺得應該按三級,大家覺得呢?
《抗規》8.1.3條規定了鋼結構房屋的抗震等級,其中備注第2條說明“一般情況,構件的抗震等級與結構相同;當某個部位各構件的承載力均滿足2倍地震作用組合下的內力要求時,7~9度的構件抗震等級應允許按降低一度確定”,現在遇到一個工程,高度小于50米,經調整后的烈度為7度,經計算滿足注2規定,降低一度取6度,按表8.1.3規定“6度,高度小于50m”是否可按照非抗震設計?也就是整體計算時還按照2倍地震作用計算,而涉及到抗震等級的調整,即內力調整,節點設計(8.2.5~8.2.8條內容)等均可以按照非抗震考慮,是否合理呢?還請各位*指教,不勝感激。
1.鋼結構設計資質,經常看到輕型鋼結構甲級這樣的,那超過輕鋼甲級的鋼結構又怎么設計(輕鋼甲級有個工程適用范圍)?2.輕型鋼結構是什么意思?有沒有具體的權威的名詞解釋?3.抗震規范中,有說到房屋鋼結構抗震等級,其中列舉了 框架結構,框架-支撐結構等結構體系,那請問 日常中我們經常碰到的一些小鋼架,小桁架結構的抗震等級怎么確定?經常審圖的拿這些說事。比如 鋼筋混凝土框架頂上做個鋼架,那這個抗震等級怎么確定?是不是按照 框架結構那個高度直接確定,是的話等級一般就是4或3級了,但主體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級又不一樣。
此菜單中有個"地下室結構嵌固高度(mm)<3層"的參數怎么取啊?望指教!!!!!!!!!!!!
各位老大,我最近對鋼結構的框架有一點疑問,誰能告訴我鋼結構框架工程中框架抗震等級是幾類?我問過一些人,一直感覺鋼結構的框架應該沒有抗震等級的概念,但又不是非抗震,因為它在很多8度區要抗震,那么,我應該怎么考慮這個問題啊?請各位老大給個建議,或給個規范說明也行!拜托啊
我是做檢測得,檢測回來后需要對檢測建筑進行PKPM建模,做抗震和受壓驗算。可有時候看上去質量很好的建筑算下來卻比看上去很老、質量很差的建筑算下來還低。,能力有限不會手算和復核驗算,心里沒底。我想知道什么因素對抗震驗算結果有影響,望各位飽學能人指點迷津,感激不盡!
新手一個請教各位前輩,這地方的打算弄配筋砌體,但對配筋砌體不怎么熟,墻豎向截面配筋面積到底是怎么回事,該怎么配筋,然后怎么在施工圖上表示出來呢
從結構抗震機理出發,抗震加固可以分為減小地震作用加固法、增大結構抗震能力加固法和多道防線抗震加固法。減小地震作用主要是通過增大結構周期或加大結構阻尼來實現,一般應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如北京火車站中央大廳、北京飯店西樓等;增大結構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如增大墻體抗震性能的外包鋼筋混凝土面層、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增大結構整體性的壓力灌漿加固法、增設圈梁(構造柱)加固法、拉結鋼筋加固法;通過增設抗震墻來降低抗震能力薄弱構件所承受地震作用的增設墻體法等,這些方法施工相對簡單,大量應用于多層的磚混結構當中,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多道抗震防線加固是建筑物采用多重抗側力體系,第一道防線的的抗側力構件在強烈的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壞后,后備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線的抗側力構件立即接替,抵擋后續的地震沖擊,可保證建筑物安最低限度的全,免于倒塌。 從結構抗震加固方法上來講,抗震加固施工方法主要有外加固法,內加固法,夾板墻加固法。外加固法一般結合磚混結構的層數及抗震鑒定的結果,需要在建筑外側增加不同數量的構造柱,圈梁,以及保證構造柱、圈梁和抗震墻體協同工作的拉桿。這種方法一般不占用室內建筑面積,用
七度區,建筑高度不到24米,局部大跨度。審圖要求抗震等級按照二級,個人認為可以把大跨度部分的抗震等級設置為二級,其他部位都是三級,不知道大家遇到這情況都怎么處理的?
在使用pkpm時,如何使用磚混結構抗震?為什么我進行了演算后,進入形成pk文件時仍彈出要進行抗震計算的對話框。本人在進行畢設,緊急求助!!
一篇磚混結構房屋抗震鑒定與加固論文希望對檢測加固行業的朋友有點參考價值
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等級確定
關于框架核心筒結構與剪力墻結構的抗震措施有幾點不解:1、按新抗規60米以上~130米框架核心筒結構的筒體剪力墻抗震等級比相應框剪結構的剪力墻抗震等級高一級,有必要嗎?2、框筒的結構布置比框剪要求嚴格,且整體剛度更好,60-130米時反而要比框剪結構的抗震措施嚴格,沒道理;3、框筒的抗震措施嚴格是為了許用高度比框剪結構更高。
由于某些原因還得用老抗規~~。。其中抗規2001的8.1.3條 鋼結構房屋應根據烈度 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 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效應調整系數 并采取不同的抗震構造措施 。。小弟不知道這里所說的這些地震作用效用是指那些。。又如何采取抗震構造措施?(新抗規8.1.3條的條文說明中說有7種作用效應調整系數和構造措施。。不知道這“7種”是指那些呢)求教啊
問題一: 柱2的抗震等級怎么取?按框剪結構類型嗎?問題二: 柱3的抗震等級怎么取?按框剪結構類型嗎?問題三: 柱5的抗震等級怎么取?先按多層框架自行確定,再來和主樓的非框支柱比較取大者?(另:如果裙樓范圍非常大,要不要考 的影響范圍?就是說影響范圍外的柱不隨主樓抗震等級?)問題四: 柱1的抗震等級由于高位轉換由二級提高為一級,那框支梁需要由二級提高為一級嗎?問題五: 轉換層的普通框架梁抗震等級為幾級?非轉換層的框架梁的抗震等級又是幾級呢?
本帖最后由 laoai008 于 2013-10-4 17:05 編輯 自家建房,構造柱扎根地圈梁,構造柱(4根14鋼筋6mm圓條200間距做250*300規格),圈梁(4根16螺紋鋼箍筋6mm圓條200間距做200*400規格),地圈梁(4根16螺紋鋼箍筋6mm圓條200間距做250*400規格),構造柱生根于地圈梁,5米墻長設置一道構造柱,內外墻交接處也有構造柱;每堵墻上面都有圈梁,圈梁全閉合,基礎為條形毛石混凝土基礎。 總共 4層樓,每層高3.6米(即3.2米砌磚加上0.40米圈梁的高度),此樓抗震起碼有8度吧?比一般的框架小高層抗震強?ps:此小樓砌磚用下面這種磚,單墻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