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俠:公路-級荷載,10米跨先張法預應力砼空心板橋梁設計強度C50,回彈強度C35,現在想靜載試驗,能否滿足設計要求?
單樁靜載試驗要點新舊對比(2002與1989)單樁靜載試驗要點新舊對比(2002與1989)單樁豎向靜載荷試驗要點 1、單樁豎向靜載荷試驗的加載方法,應按慢速維持荷載法。2、加載反力裝置宜采用錨樁,當采用堆載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1)堆載加于地基的壓應力不宜超過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堆載的限值可根據其對試樁和對基準樁的影響確定。(3)堆載量大時,宜利用樁(可利用工程樁)作為堆載的支點。 (4)試驗反力裝置的最大抗拔或承載能力應滿足試驗加載的要求。3、試樁、錨樁(壓重平臺支座和基準樁之間的中心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反力系統 試樁與錨樁 試樁與基準樁 基準樁與錨樁 (或壓重平臺支墩邊) (或壓重平臺支墩邊) 錨樁橫梁反力裝置 ≥4d且 ≥4d且 ≥4d且 壓重平臺反力裝置 ≮2.0m ≮2.0m ≮2.0m 注:d為試樁或錨樁的設計直徑,取其較
部頒標準圖,絞縫鋼筋,即鋼筋N9在預制時緊貼模板,拆模后扳成圖中形狀。這是標準圖里的交代。1、大家施工時,鉸縫中間兩根N9鋼筋是焊接還是綁扎?2、但是鉸縫頂端只有11cm空隙,能伸進去焊接嗎?3、如果不能焊接,只是扳成圖中模樣就可以了嗎?大家如何處理的?[ 本帖最后由 cqsanmao 于 2011-4-19 09:48 編輯 ]
如題,在sap2000中空心板是如何定義的呢?如果采用膜或者殼的話如何體現空心和板厚呢?各位高手,拜托幫忙指點,感激不盡!
自己改造的空心板,加強了橫向聯系,加強了梁板與混凝土鋪裝的整體性,同時梁板頂部有非預應力連續
空心板是廣泛用于很多場合,對于空心板的選擇,很多消費者都是毫無頭緒,那么空心板要怎樣選擇才能買到質量好的呢? 空心板有網絡型、紙質蜂窩型、瓦棱夾型、聚苯乙烯泡沫等類型,所謂的空間幫,也就是空心木框或帶有少量填充物的木框做成的芯板,所以,空心板與大芯板的區別就僅僅在于其芯板是空心的。空心板的容重小,一般只有280~300公斤/立方米,并且它的變形小,尺寸穩定性好,強度能滿足一般木制品生產的需要。 在選購空心板的時候可注意以下幾點:1.檢查有無脫膠、散膠現象。2.檢查內層薄木質量。3.厚度均勻、平整光滑,沒有水漬、油污和粘跡。
質量檢測單位要求設計院提供在實驗荷載作用下空心板的變形,上下緣應力,我沒有接觸過,哪位大哥能提供個范本給兄弟參考下呢?
11m空心板(南埔墾區1號橋)
抗拔樁(鉆孔灌注樁)做靜載試驗時,荷載是否也取極限值?即抗拔特征值的2倍。抗拔鋼筋的計算是按特征值乘1.35的系數計算的,假如計算出來是10根22。那么抗拔試驗時用2倍特征值拉鋼筋,不拉斷了嗎?是否做靜載試驗的抗拔樁要另外配筋呢?比如配20根22。
L04G401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下載
02YG201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
我用PKPM ,GS,STRAT計算空心板工程,計算結果顯示GS的結果不對稱誤差達到10%了,求解釋,PKPM計算空心板是按實心板來計算的,GS也是按實心板來計算的嗎?配筋結果比較相似剖分0.5M,1M,2M后的計算對比結果
最近在做一個地下室是無梁空心板的,說來慚愧,弄了個start5.0的卻怎么都沒算過去,后來只有放棄用等待框架梁法用pkpm算的。現在圖都畫好了,因為是兩層地下室,套建筑風井開洞的時候發現井洞都在面積3平方米以上,而我查05SG343 圖集的時候,卻發現圖集里樓板開洞構造僅僅適用于開動長度不大于1米的,所以在這里想問下有碰過類似問題的同仁們是怎么處理的。 我是這樣想的,雖然說暗梁是沒辦法作為支座,但是也沒辦法只能構造性加強的當作支座在洞口邊拉些暗梁,不知道可否不
在梁的中間出現圖中的一到兩條裂紋,梁還沒有張拉。請問一下這個裂紋對梁有沒有影響。業主要求我們把這個梁廢了。
8*30m的后張法混凝土空心板預制梁張拉時,齡期和強度均達到規范要求,可為什么在張拉時端頭錨錠和混凝土面會發生破裂?是不是溫度太低,養生條件不行?還是什么原因?求各位高手指點。。。
一份完整C50空心板配合比
空心樓蓋芯模需要承壓試驗嗎?求大神告知,最好告知相關規范
請教一個問題,希望大家能幫忙解惑。對于鉸接空心板橋,需要分別建模計算邊板和中板,在施工階段,添加二期恒載作為永久荷載,那么,請教一下,鋪裝、防撞護欄、人行道板的荷載是怎么分配到各塊邊板和中板的?這里的荷載值該怎么填寫?
樁基靜載試驗是一項方法成立,理論上無可爭議的樁基檢測技術。在確定單樁極限承載力方面,它是目前最為準確、可靠的檢驗方法,判定某種動載檢驗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靜載試驗成果的對比誤差大小為依據。因此,每種地基基礎設計處理規范都把單樁靜載試驗列入首要位置。 一、簡介 一般情況下,樁基靜載試驗的成果數據,如單樁承載力、沉降量等均認為是準確、可靠的,這已為無數的工程實例證明。 二、試驗樁基靜載測試技術是隨著樁基礎在建筑設計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而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以前,在國內基本上沒有樁基靜載測試技術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后,樁基靜載測試技術才逐步發展起來,就拿西南邊陲省份云南來講,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有了在預制樁上進行的靜載試驗,但因為樁基礎的使用量很少,故試驗的數量也少。進入到80年代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基礎建設規模的逐年加大,特別是灌注樁在工程上的廣泛應用,我國的樁基靜載測試技術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 三、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