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書,看到框架柱的設計。對于無側移框架中承受同號彎矩的柱,由于長細比效應,柱的承載力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我不太明白,請高手指點一下。謝謝
要設計柱的截面,首先要計算它的承載力嗎?周圍四塊板的自重,但是梁的自重怎么取?也是取四分之一嗎?那上層柱還要傳導下來嗎?
對于框架-剪力墻結構,如果框架承擔的地震傾覆力矩大于百分之五十的時候,框架底層柱底彎矩是不是要乘以彎矩增大系數?而當框架承擔的彎矩小于百分之五十的情況下,框架底層柱底彎矩不需要乘以增大系數?大家對于這點是怎么理解的?
《高規》6.2.8條給出了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請問該公式計算所得的箍筋面積用于箍筋加密區還是非加密區?有的參考書將其用于加密區,非加密區箍筋直徑不變間距直接減半,意味著非加密區抗剪承載力打折。難道框架柱剪力分布是兩端大中間小?請問大家平時是怎么處理的?
最近做到鋼結構框架設計,有一個問題一直弄不明白。當框架梁在框架柱的弱軸剛接時,有一種做法是先在柱上伸出一段懸臂短梁,懸臂短梁再與中間區段梁連接。懸臂短梁與中間區段梁的連接一般采用等強連接,這個很好設計。求助的是,懸臂短梁與框架柱的連接,該如何設計,懸臂短梁的翼緣厚度、腹板厚度該如何確定?懸臂短梁與框架柱之間的連接采用何種連接?如何計算?最好附帶節點詳圖,在線等
百廿相遇 時代同行 合肥一中濱湖校區品質提升及新建項目 UAD·作品
四層框架商場,柱距大約為8000*8000。樓層荷載大概是13kN/m2,柱負載面積是8*8=64m2。u=0.85,混凝土強度f=14300KN/m2。層數4A>13*64*4/(0.85*14300)=0.273796 m2。這樣算下來柱尺寸為550*550左右。但是按照這個柱尺寸算下來的地震側移動為1/1200,太小了,截面有浪費。請問各位大神,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框架柱等強度連接抗震設計小工具,這也是在網上下載的一個大俠的作品,感覺十分有用,就與大家分享。在這里替大家謝謝原作者了。
模板工程主要材料器具包括模板自身,支撐方木,對拉螺栓以及支撐鋼管等。模板 工程的面板和支撐系統由以上構建來提供保證,梁底模和板底模采用可調支撐來滿足施 工要求。 現澆混凝土的時候要保證模板的固定,不能有影響驗收要求的變形,模板的支撐體 系要牢固,不能出現漏漿,爆模的現象,模板的安裝與拆卸要簡單易操作,模板的成本 不能太高。模板的受力的基本組合設計值計算公式是:S=1.35d∑SGik 1.4Ψcj∑SQik,對 于 d 取值側模取 0.9,底模取 1.0,并且Ψcj≧0.9 以下舉例各個板塊的設計 一.柱模板驗算 所選框架柱截面 600mm×600mm,柱的計算高度 H=4.95m。柱箍為對面的 4 根鋼管用 2 根對拉螺栓兩兩拉緊。柱箍為 3Φ48.3×3.6 鋼管,豎楞為 80×100mm 方木,面板為 18mm 竹膠合板,彈性模量為 9500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1.5N/mm2,方木抗彎強計值為 13N/mm2、彈性模量 9500N/mm2、抗剪強度設計值 1.5N/mm2,鋼管彈性模量 210000N/mm2、抗彎強度設計值
如題,請教大家關于上面說說的幾種情況的取值,主要是需要考慮的系數問題1,框架梁彎距------對應框肢梁彎距2,框架梁剪力------對應框肢梁剪力3,框架柱彎距------對應框肢柱彎距4,框架柱剪力------對應框肢柱剪力假設抗震等級都為二級
一個多層框架,因建筑造型需要框架柱截面要做這樣的變化(如下圖所示),我原本建議只收柱截面不作轉角,最后由建筑作外包包成有轉角的樣式,但甲方不同意.不過計算倒是符合規范要求,以前作過柱下圓上方跟下方上圓的,不知道象這次這樣的變化在計算上和構造上還需要注意些什么?
本人設計一棟框架結構房屋,邊柱由于隔壁已建房.業主非得設計獨立柱基礎.最大偏心800毫米.請問同仁,偏心獨立柱如何設計?謝謝
原有框架前后柱300*500,梁:300*1000,跨度12米,現我進行了變更,考慮層高3.6受限,梁改為300*800,現澆板厚100在距前柱8米的位置,在左右又設一柱,形成一十字梁,搭一框架梁,300*700,跨度7。2米左邊柱為300*500,右邊柱為240*240十字梁只承擔屋面板傳來的荷載,我現在擔心,240*240這柱太小,不知能受得了700高的梁不?請高手指點[ 本帖最后由 liuzhangyan96 于 2008-12-8 11:52 編輯 ]
地方施工圖審查提出了框架柱箍筋肢距不滿足《抗規》6.3.9條第2款三級框架柱加密區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50。我們的柱1000,每邊8根25,箍筋肢距超了。1000-(25+10)x2-25=905,905/7X2+25=283.6。肢距凈距283.6〉250。可是pkpm出的圖怎么就不滿足規范呢?以后注意,還是仔細看圖認真手改吧!
01 抗震設計時框架柱箍筋設置有哪些? 1、箍筋應為封閉式,其末端應做成135°彎鉤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倍的箍筋直徑,且不應小于75mm; 2、箍筋加密區的箍筋肢距:一級不宜大于200mm,二、三級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四級不宜大于300mm.每隔一根縱向鋼筋宜在兩個方向有箍筋約束;采用拉筋組合箍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并勾住封閉箍; 3、柱非加密區的箍筋,其體積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區的一半;其箍筋間距,不應大于加密區箍筋間距的2倍,且一、二級不應大于10倍縱向鋼筋直徑,三、四級不應大于15倍縱向鋼筋直徑。
與框架柱脫開的砌體填充墻設計應用探討
對于一般人來說 結構設計的力學模型的計算,可以用PKPM來解決,但是關于節點PKPM只是提供了 普通的最常用的平板式 剛接鉸接 的主教,關于其他類型的柱腳節點的設計卻很難選型 和把握,歡迎大家在這方便能共討論一下,我想不僅是我遇到這樣的問題,什么時候先用插入式柱腳 什么情況下用外包是柱腳 還有就是怎么設計靴梁式的柱腳,這些問題有沒有一個統一的計算方法,和概念設計理論?
有墻肢的框架柱,墻上有暗柱配筋,框架柱有框架柱的配筋,如何考慮配筋的方式?[ 本帖最后由 zhangyan_z.y 于 2010-5-1 01:34 編輯 ]
小弟初出茅廬,最近一個工程,框架七層,八度區,一級抗震,PKPM計算出了有一些柱子出現上層柱縱筋配筋比下層的大,請問這種情況正常嗎?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是模型的問題還是受力的問題,請問你們有遇到這種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