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
沖擊鉆鉆孔施工工藝
人工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206-1996)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和民用建筑中粘土、粉質粘土及含少量砂、石粘土層,且地下水位低的人工成孔灌注樁工程。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水泥:宜采用325號~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粒徑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樁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徑不大于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2.1.5 外加早強劑應通過試驗選用,粉煤灰摻合料按試驗室的規定確定。 2.1.6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 2.1.7 一般應備有三木搭、卷揚機組或電動葫蘆、手推車或翻斗車、鎬、鍬、手鏟、釬、線墜、定滑輪組、導向滑輪組、混凝土攪拌機、吊桶、溜槽、導管、振搗棒、插釬、粗麻繩、鋼絲繩、安全活動蓋板、防水照明燈(低壓36V、
現在要做水工方面的鉆孔灌注樁,求高人指點!
灌注樁得得主要做法及常見問題的處理
地源熱泵以其高效、環保、節能等諸多優勢發展迅猛,代表著節能型中央空調的發展趨勢。地源熱泵有垂直埋管式、地表水式、地下水式等多種應用方式。其中垂直埋管方式具有換熱效率高、地下換熱系統占地面積小的優點,但由于初投資較高而應用受到限制。鉆孔施工費用居高不下是造成初投資較高的主要原因。 地下換熱器與建筑物樁基嵌套,即在預制管樁、混凝土灌注樁、地下連續墻內敷設U型換熱管,省卻鉆孔工序,節約施工費用,更能有效的利用建筑物底板下的面積。同時,由于樁基的間距較大,U型換熱管的相互熱影響幾乎為零,地下換熱器的工況更為穩定。這種技術的推廣將為綠地面積小、容積率高的建筑物提供新的應用空間,必將成為垂直埋管方式新的應用典范。
本人正在準備基礎工程施工但沒有資料,希望各位同仁能提供.
論文簡介:灌注樁,是直接在樁位上就地成孔,然后在孔內安放鋼筋籠灌注混凝土而成。灌注樁能適應各種地層,無需接樁,施工時無振動、無擠土 投稿網友:yjp5794321 上傳時間: 2013-08-19
基礎工程挖孔灌注樁施工工藝(1、2) 施工準備 1.材料 (1) 水泥:宜用425#普硅或礦渣水泥,并有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2) 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3) 石子:碎石,粒徑10-15mm,含泥量不大于2%。 (4) 鋼筋:品種和規格均符合設計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 (5) 墊塊:用1:2.5水泥砂漿脈18-22號火燒鐵絲提前預制。 (6) 外加劑:摻合料,根據施工需要并通過試驗確定。 2.作業條件 (1) 施工場地,必須做好“三通一平”,并根據現場情況,有條件的先做好地面砼墊層,以利施工。現場四周應設置排水溝、集水井,樁孔中抽出積水,經沉淀后排入下水道。施工現場的出土路線應暢通。 (2) 按施工圖紙準確放線,放出樁位中心線和樁徑,并認真進行技術復核,經有關部門辦理簽證手續,才能開挖樁身土方。 (3) 挖樁前,要把樁中心位置向樁的四周引出四個樁心控制點,用牢固的木樁標定。 <
知識點:后(重復)高壓注漿
隨著公路橋梁和高層建筑在我國的飛速發展,我國的鉆孔灌注樁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但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沖擊鉆鉆孔灌注樁及病害的處理還是一大難題,下面通過泉頭大橋及黑河子中橋的樁基礎施工經驗,介紹一下沖擊鉆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及斷樁和樁身夾泥的處理措施。僅供參考。 1工程概況 泉頭大橋位于國道102線k900+734公里處,為8×20米大橋,下部結構采用摩擦灌注樁,共有樁27根,其中墩樁21根,臺樁6根,樁徑1.2米,墩樁長19米,臺樁長14米。黑河子中橋距泉頭大橋2km,地質情況基本相同。
螺旋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準
別的不多說,看資料
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
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專題,為您提供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相關的專業交流帖進行參與,歡迎您參與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 相關的專業交流討論,更多沖擊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相關內容請訪問
土木在線論壇相關帖子
分享用戶量
下載熱度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