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樁基斷樁形式有很多種,但是在樁基檢測中,有兩種無形斷樁,是工程中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在進行基礎樁基施工過程中,樁基檢測在某一段存在夾層或有斷裂的痕跡,但通過取芯,或鑿除時,并未發現檢測時的斷裂處有異物或夾層,那么產生此現象由兩個原因造成:
1、質量問題及現象
小弟正在搞沖孔灌注樁,第一次接觸,很多東西不太懂,希望各位前輩指點一二,不勝感激! 1、廣東省統表里,垂直度偏差、孔徑、垂直度、沉渣厚度應該用什么儀器/方法測? 2、聲測管、導管氣密性有什么統一表格填沒有啊? 規范里聲測管要檢測,但是試驗室都沒有這項檢測內容。 3、由于施工場地面層為堆積土,土質多為砂土,遇水就特別松軟,樁機經常沖一段時間后就會偏。只能根據副樁不斷調整樁機位置。但是護筒沉降問題比較嚴重。 (1)我們埋設的時候沒有在底下墊黃土,但是在護筒周圍墊了沙袋。考慮過在護筒底下墊沙袋的,但怕砂土塌了以后砂袋掉到孔里很難處理,所以墊過石頭,可作用不大。護筒沉降最大的有50cm了。 (2)我們也考慮過是否在地面焊支架固定護筒,以免護筒下沉,但是,感覺那樣的話,護筒下一旦塌孔很難遇見,對操作人員產生了安全隱患。 (3)加長護筒? 但是我查資料,好像一般在淤泥質土才會這樣做,而且這樣做成本會很高。 請問還有什么更好、經濟的做法?
如題,謝謝大家的發表
本工程沖孔樁為端承樁,持力層為微風化灰巖、微風化炭質灰巖,入巖深度為1.0m,樁徑為1.2m,C30
請假:廣東地區高層框架核心筒結構,采用混凝土灌注樁,框架柱為一柱一樁:1、承載力3000t沖孔樁灌注樁采用什么方法檢測?2、沖孔灌注樁可不可以做擴大頭?求各位大俠支招,謝謝!
現在施工水下灌注樁時,基本都不用首罐混凝土了,直接將罐車出料口對著導管的料斗往下灌就行了,不像以前還得弄個大罐,用吊車吊混凝土。但是,相關的規范里沒有關于這種施工方法的介紹和效果的考證,甚至有些人認為這樣做是違背現行的規范的。但是這種施工方法現在很普遍,是否應當有人對這種工藝進行一下考證和規范呢。我個人認為此方法很便捷,但畢竟沒有規范支持,需要嚴謹對待。
沖孔灌注樁大樣圖及設計說明
沖孔灌注樁,樁長23.48m,樁徑1200mm,設計單樁承載力9000kN靜載結果是:壓力17640kN時,沉降量94mm 這樣的結果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怎么辦?
目前,鉆孔灌注樁在沿海地區工程中廣泛使用,工藝日趨完善。鉆孔灌注樁的水下砼灌注是成樁的 關鍵環節,但往往由于施工工藝不當,斷樁、堵管、夾泥、蜂窩、少灌等質量問題也時有發生。因此,運用科學、實用的砼灌注工藝以確保工程質量顯得極為重要。 某廣場6號樓樁基工程采用鉆孔灌注樁(Φ800,樁長70.62m)共121根,圍護采用鉆孔灌注樁加水泥攪拌作為止水帷幕(Φ700,樁長13.50m)共176根。由于正確地選用了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使鉆孔灌注樁單樁靜載試壓全部優良。[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11-23 19:22 編輯 ]
樁設計為沖孔灌注樁,甲方給的地勘報告是三年前做的,入巖、終孔取樣均符合地勘報告的巖石特性,深度也與地勘報告吻合,后抽芯檢測,樁基全部沒有入巖,只打到碎石填土層,動測做了,大多為一類樁,靜載也做了,達到承載力要求,但地勘、設計以未入巖不簽字,怎么處理啊?
現工地有幾個鉆孔樁 因地勢高差較大 采用輸送泵送料 但輸送泵管只能由高處往下接且長度有100多m 實際施工中很容易出現堵管現象 此類情況 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是在施工單位的,我現我負責的一座橋經過一片溫泉區。基礎采用水下灌注砼樁基。現在的地面水溫太到60度以上。我想問的是:如果砼灌下去能正常凝固嗎?(樁基深16M)。有什么辦法可以處理的。多謝各位。多點指點。
水下旋挖成孔灌注樁的設計與施工
一吉林長嶺縣的樁基工程,采用泥漿護壁鉆孔(水下鉆孔)灌注樁,直徑800mm,樁長20m。根據建筑樁基規范JGJ94-2008,泥漿護壁鉆孔(水下鉆孔)灌注樁的側阻力比沉管灌注樁的要大。但是地勘單位告訴我,根據吉林省地方標注《巖土工程勘查技術暫行規定》DB22/367-2004,泥漿護壁鉆孔(水下鉆孔)灌注樁的側阻力比沉管灌注樁的要小。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地方標準怎么和國家標準相悖?另外,請能查到DB22/367-2004幫忙查一下,粉土的孔隙比e=0.792,0.905,0.855,0.758,0.694時泥漿護壁鉆孔(水下鉆孔)灌注樁的側阻力取值分別是多少,謝謝
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