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這樣的,我現在在做污水處理廠的畢業設計,計算到氧化溝時發現DE型的數據很少,BOD5,COD,氨氮,TP的處理率有的很高有的很低,我想問下這個與什么有關系,設計時是不是只要能滿足最后出水條件就行了。。。
至今世界上已有850多座Carrousel和Carrousel 2000系統正在運行,實踐證明該工藝具有投資省、處理效率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和運行維護費用低等優點。
圖紙簡介: 本圖紙為2萬噸每天改良型氧化溝施工工藝圖,圖紙內容包括氧化溝平面布置圖,細節剖圖,大樣圖等,本圖紙僅供參考。 投稿網友: zhang_15155131751 上傳時間: 2014-05-28
T型氧化溝運行過程中,污泥指標正常,但出水總是攜帶有大量漂浮的污泥微絮,為什么會這樣?請教各位高人指點迷津,不勝感謝!
1 Carrousel?2000(卡魯塞爾2000)系統
剛拍滴!
工藝說明: a、2.5萬噸/天的三溝式(T型)氧化溝; b、中間溝不間斷曝氣,只有2臺轉刷曝氣機,只進水,與兩邊溝之間有連通孔,便于污水的交流; c、邊溝各有4臺轉刷,曝氣時4臺全部啟動,間歇式曝氣,每溝周期為8小時(曝氣、進水同時開始,曝氣3小時,進水四小時),出水也為4小時; d、附進出水指標:
一、改良型ORBAL氧化溝工藝的設計思路 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4萬 m3/d,設計進、出水水質如下: 針對工程設計進、出水情況結合工程當地技術管理實力現狀,在工藝選擇時主要兼顧了以下原則:備選方案應具備
介紹改良型氧化溝+混凝沉淀工藝處理造紙廢水的工藝參數 、運行效果和工程效益工程設計處理能力為5000m3.d-1。運行結果表明 ,該系統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達到《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 》(GB3544—2008)中規定的標標準要求。
小弟雖然畢業一年,但還是第一次調試。 工藝是水解酸化池+改良型氧化溝(厭氧、缺氧、好氧),處理的是COD為250-500mg/L的污水。 有以下幾個問題:1. 菌種用脫水后的污泥可以嗎?能不能不用高效菌種?新鮮的脫水污泥活性如何?2. 菌種的投加量應該多少?能不能直接投加足夠的量使污泥濃度馬上到正常運行的污泥濃度?3. 剛調試為什么不能直接進正常的污水而是進稀釋過的污水培養微生物?4. 培養微生物一定要加大糞(大糞是指大便嗎?)和淀粉等碳源?豈不是很費錢?可能提的問題不夠全面,希望前輩們提供些資料
長江三峽庫區水污染治理項目是國家重點項目,具有涉及面廣、項目規模較小、數量多、建設地點分散等特點,為此國家投入大量建設資金,以確保眾多污水處理工程順利建設投運,以避免大江截流后庫區水質不斷惡化,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利局面。針對庫區項目規模小且當地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現狀,國家發改委特聘請國內業內專家組成專門機構進行研究、探討,希望能夠選擇一種運行穩定可靠、操作簡單、管理便捷且具有較強耐沖擊負荷能力的處理工藝,以適應庫區項目的要求。 重慶市南川污水處理廠為長江三峽庫區影響區第一批城市污水重點治理項目,于2002年立項,其經多方案技術比較,確定采用改良型合建式ORBAL氧化溝工藝,工程已于2003年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對庫區乃至全國其它同類中、小規模項目的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一、改良型ORBAL氧化溝工藝的設計思路 重慶市南川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4萬 m3/d,設計進、出水水質如下: 針對工程設計進、出水情況結合工程當地技術管理實力現狀,在工藝選擇時主要兼顧了以下原則:備選方案應
處理的是印染污水,使用的改良型卡魯塞耳氧化溝,池體單邊長度120m,來回有240m,每一個來回使用一個推流曝氣器,想問問可行性?這種污水特點是含纖維,氧化溝進水ss大概在200mg/l,在這種情況下會不會在推流曝氣器的遠段造成死角而使污泥堆積而影響處理效果呢?這種工藝以前在城市污水中用過,可處理這種污水還是沒有經驗,請大家提供一些寶貴意見,謝謝!
氧化溝后二沉池排泥設備:是采用刮泥機,還是刮吸泥機?用刮吸泥機是否會使氧化溝回流污泥含水率高,污泥濃度???氧化溝后二沉池排泥設備有必采用刮泥機么?
那位大蝦知道奧貝爾氧化溝的具體計算方法?能詳細的告訴我嗎?本人現在正在設計一個項目。急迫的需要各位高人的幫忙??!qq 66746393
我畢業設計是處理城市廢水,但是我學的卻很少涉及這個不太懂.它要求脫氮除磷,我開始是弄了個氧化溝但是它要求的除磷率很高,我想是不是應該換成A-A-O池呢?
我想請問一下,應該來說微孔曝氣氧化溝的除磷效果比較好的,但是我們在運行中,總磷去除率很低,能不能幫我分析一下什么原因呢?像氧化溝這類的處理工藝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有沒有國際或國內的平均電耗水平的,大概是在多少kW·h/m3呢曝氣量是不是與水量、水質、溫度相關啊
各位前輩,我初次調試,關于營養物質投加計算問題希望各位賜教。污泥培養:1、培養方法:根據現有情況,首先培養東氧化溝內污泥,采用悶曝方式培養。2、培養方案:厭氧池
在排水手冊氧化溝部分設計上有剩余污泥量的計算,這一部分的污泥是進入后面的沉淀池沉淀再進入濃縮池還是直接進行濃縮?如果處理的污水量:3萬立方米, 進水 BOD 200 mg/L SS 250 mg/L 出水 BOD 20mg/L SS 30 mg/L ,用氧化溝工藝,一般進入濃縮池的污泥量是多少,我算的是大約200立方米每天,合理嗎?謝謝
有個題請教一下:某城市擬建一座污水處理廠,經分析論證擬采用氧化溝工藝,提出了如下四種工藝流程1.污水-提升泵房-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池-Carrousel型氧化溝-二沉池-消毒-出水2.污水-粗格柵-提升泵房-細格柵-旋流沉砂池-Orbal型氧化溝-二沉池-消毒-出水3.污水-粗格柵-細格柵-提升泵房-平流沉砂池-一體氧化溝-二次沉淀池-消毒-出水4.污水-粗格柵-提升泵房-細格柵-平流沉砂池-三溝(T)型氧化溝-二次沉淀池-消毒-出水到底哪個氧化溝工藝最好?請各位高手指點并給出理由。[ 本帖最后由 xujun0506 于 2010-9-14 23:5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