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質量通病一
人民防空地下室宜采用城市市政給水管網或防空地下室的區域水源供水。在有條件時,可采用自備內水源或自備外水源供水。防空地下室的自備內水源或外水源的取水構筑物宜用管井或大口井;自備內水源取水構筑物應設于清潔區內。在自備內水源與外部水源(如城市市政給水管網)的連接處,應設置有效的隔斷措施;自備外水源取水構筑物的抗力應與其供水的防空地下室中抗力最高的相一致?,F代的城市化建設中,隨著高層建筑的增加,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建設任務相應的增多了,一般高層建筑都設有地下室,地下室也作為人防工程以備戰時之用,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工程將城市建設和人防建設結合了起來。一般的設計單位只做地下室的平時給排水和消防給水設計,戰時的給排水設計則要求人防
人防施工中,引用水池的,進水管DN50,溢流管DN80,通氣管DN150,取水管DN25,泄水管DN80,在預留預埋時,應該埋設多大管徑的套管?后期怎么處理??、
收錄于話題
1.人防地下汽車庫有幾個防護單元,室內管道穿越防護單元處(不是外墻)是否需要兩邊設防爆波閥門?2.汽車庫坡道底地溝(攔截雨水用)接入集水井,此集水井是否一定要設于人防區域外?
移動電站圖集里的給排水設計中,排風井等的排水連入了防護區域外的雨水井中,而機房內的洗消污水則排入了機房內設置的集水井,并設置水泵。而在人防給排水示例的圖集里(09FS01),洗消污水排入的集水井里并不設水泵,那么對于在移動電站附近沒有出入口的設計,應該如何做?可否只設一個井?并且不設泵?
人防給排水中的沖洗閥是不是一般都設置DN25的水管?DN20的可不可以?人防給水管的變徑原則是什么?還有個問題,人防內部的防爆地漏排水管可不可以排向室外排水溝? 若打仗了,沖擊波打到室外排水溝,會不會對人防這防爆地漏有反向沖擊而打壞地漏?
1 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氣管不得進入防空地下室,與防空地下室無關的管道(供上部建筑使用的各區給水管等)不應通過人防圍護結構。 2 消防給水、采暖、空調冷媒管等穿人防頂板時其公稱直徑不大于150mm。 3 凡進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過人防圍護結構時,均應采取防護措施。小于DN150的管道穿越人防圍護結構時,在其穿墻(穿板)處應設置
因為常用的是二等人員掩蔽所的人防設計,所以下面以二等人員掩蔽所為例介紹人防給排水的計算問題。一、人防給水計算戰時生活用水標準:人員掩蔽工程:飲用水3~6(L/人·天),生活用水4(L/人·天);儲水時間:人員掩蔽-無可靠內水源-有防護外水源:飲用水15d,生活用水3~7d;人員簡易洗消總貯水量按0.6~0.8m3確定,一般貯存在生活水箱內;(二等人員掩蔽所可以只設置簡易洗消)染毒區墻面、地面沖洗水量按5~10L/m2沖洗一次計算,當沖洗水量超過10m3時,可按10m3計。防護時間標準:二等人員掩蔽所 T≥3h;我一般飲用水、生活用水都選擇4(L/人·天),儲水時間飲用水選擇15d,生活用水選擇7d,這樣容易記,防護時間為3h,掩蔽人數為300人,這樣總的生活用水量、總的飲用水量就計算出來了;人員簡易洗消用水我一般選擇0.8m3,貯存在生活水箱內;墻面、地面沖洗水量一般按6L/m2一次計算,知道沖洗面積的話,沖洗水量也就計算出來了;飲用水箱只貯存飲用水量,生活水箱
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每個防護單元的戰時給排水均為獨立的系統,不能與建筑上部空間相連。其給排水工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地下室的使用功能。本文以某市某區的某建筑地下人防工程為例,從地下室的給排水、消防設計以及工程中的管道材料及其連接問題這幾方面進行了論述,目的在于給其他工程提供一個參考。 1.工程概述 本文以某市某區的人防地下室的給排水設計為例,本工程為附建式平戰結合人防工程,該建筑負一層,平時用來停車和設備儲放。戰時為二級人員掩蔽所、五級防空專業隊隊員掩蔽所及五級人防防空專業隊裝備掩蔽所。該地下室防水等級為 2,并且主要是地下室結構本身防水,該結構抗滲等級為 S8。人防地下室使用的人防設備要到國家指定的人防設備點進行購置或者訂購,并且由定點人員進行安裝。工程按照有關規范要求,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進行設計,由于戰時使用頻率
本文結合工程實際,對人防工程的暖通、給排水施工質量控制做一簡單闡述。 一、人防施工控制要點
沒怎么做過人防,有誰知道做人防的步驟和做法?是不是先要明確人防的設計歸誰做:建筑設計院還是人防設計院,是向業主問嗎?還應該向業主詢問其他什么資料?
天正給排水9.0什么時候出來,原來據說在五月份出來,大家都期待著,是否象8.5出來時一樣,先把新功能作個展示,給大學先睹為快。
某地庫人防工程給排水施工圖
通過對《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中給水排水有關條文的分析,探討應該如何正確理解條文含義,并提出修改意見,與同行交流探討。1、關于貯水量規定的問題有關規范條文如下:
本帖最后由 kilo315 于 2014-3-31 12:29 編輯 中國石油和化工勘察設計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