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功補償的原則 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分級補償,就地平衡,具體內容如下: 總體平衡與局部平衡相結合,既要滿足全網的總無功平衡,又要滿足分線、分站的無功平衡。 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這就要求在負荷集中的地方進行補償,既要在變電站進行大容量集中補償,又要在配電線路、配電變壓器和用電設備處進行分散補償,目的是做到無功就地平衡,減少其長距離輸送。 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這和分散補償相輔相成。 降損與調壓相結合,以降損為主,兼顧調壓。這是針對線路長,分支多,負荷分散,功率因數低的線路,這種線路最顯著的特點是:負荷率低,線路損失大,若對此線路補償,可明顯提高線路的供電能力。 供電部門的無功補償與用戶補償相結合,因為無功消耗大約60%在配電變壓器中,其余的消耗在用戶的用電設備中,若兩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可能造成輕載或空載時過補償,滿負荷時欠補償,使補償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2 各種補償方式的經濟技術優化比較 無功補償的主要
這是我從其他網站上得到的資料,拿來和大家分享
近幾年來,隨著電力設備的日益更新以及農網、城網改造的逐步落實,配電網的結構正在日趨合理,線路、配變的供電能力日漸增強,供電可靠性及安全系數都得到明顯提高;但是,據有關數據表明,全國工農業用電功率因數普遍達不到有關部門規定的要求,無功電力還未能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視。 《電力系統電壓和無功電力管理條例》第一章之第一條中明確規定:“......無功電力是影響電壓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各級電力部門和各用電單位都要加強電壓和無功管理,切實改善電網和用戶端的受電電壓。” 書面理論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均表明,無功補償對于電壓質量的改善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都有很大益處;然而,卻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推廣,下面就無功補償的有關方面做以下簡單分析。 一、實施無功補償的意義 1、對電壓的影響 配電網末端總存在電壓過低等有關問題,究其原因,除電網自身的問題之外,主要是由于無功不足所致。電網在進行功率傳輸時,電流將在線路等阻抗上產生電壓損耗△U,假如始端電壓為U1,末端電壓為U2,則電壓損耗可有以下公式計算:U=U1-U2=(PR
一:引言 無功補償就是借助于無功補償設備提供必要的無功功率,以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降低能耗,改善電網電壓質量。從電力網無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狀況可以看出,各級網絡和輸配電設備都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無功功率,尤以低壓配電網所占比重最大。采用無功補償技術,提高低壓電網和用電設備的功率因數,已成為節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1)。
1無功功率平衡 在電力系統中,無功功率同有功功率一樣必須保持平衡,負載所需要的感性無功功率jQL由電網中無功電源發出的容性無功功率-jQc來提供補償。無功功率平衡應根據就地平衡的原則進行就地補償,避免大量的無功功率作遠距離傳輸。無功補償應根據分級就地平衡和便于調整電壓的原則進行配置。集中補償與分散補償相結合,以分散補償為主;高壓補償與低壓補償相結合,以低壓補償為主;調壓與降損相結合,以降損為主;并且與配電網建設改造工程同步規劃、設計、施工、同步投運。 2無功對電壓和線損的影響 2.1無功對電壓的影響 (1)無功與電壓損耗的關系 當電網傳輸功率時,電流將在線路、變壓器阻抗上產生電壓損耗△〖WTBX〗U。其關系式如下:<
近年來隨著城鄉電網改造的進行,智能無功補償技術在各地低壓配電網的公用配變被廣泛應用,它集低壓無功補償、綜合配電監測、配電臺區的線損計量、電壓合格率的考核、諧波監測等多種功能于一身;同時還充分考慮了與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結合。 2007年黑龍江電力有限公司在全省城網改造中,配電網全部采用智能無功補償技術,現結合具體實際,分析智能無功補償技術在農村電網中的應用。 傳統的低壓無功補償設備的狀況: 1、采集單一信號,采用三相電容器,三相共補 這種補償方式適用于負荷主要是三相負載(電動機)的場合,但如果當前的負載主要為居民用戶,三相負荷很可能不平衡。那么各相無功需量也不同,采用這種補償方式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過補或欠補。
1、概述近年來,連云港地區用電保持高速增長。2007年全社會用電量為52.74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7%;2008年最大用電負荷102萬千瓦,最大日用電量1856萬千瓦時。隨著連云港地區主網結構的不斷完善以及地區無功電壓優化運行控制系統的投入,35kV及以上電網的線損率逐年下降,功率因數合格率及電壓合格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但10kV及以下配電網的線損率仍然較高,10kV及以下配電網中線損占地區總線損電量的70%左右,部分線路功率因數偏低,配變供電能力受限,另外部分區域還存在低電壓問題。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隨著居民家用電器的普及以及小工業用戶的增多,尤其是各類電力電子裝置的大量應用,低壓配網中無功功率的需求日益增大。據相關研究表明,日光燈負載的功率因數僅為0.54左右,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的功率因數僅在0.65~0.85左右;而與其相對應的用戶側隨器無功補償裝置安裝容量嚴重不足,低壓配網中缺少大量無功補償容量。受電網投資資金規模的限制,前些年供電公司對低壓電網的無功補償重視不足,系統無功補償設備安裝較少。為解決這一問
[ 本帖最后由 lvjia1012 于 2010-5-22 11:38 編輯 ]
我國地區和企業的供配電系統,電能浪費很大,其問題是多方面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如下述。 ① 電網容量與負荷不匹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電量迅速增加,原建配電網的設備和導線均與用電量不相匹配,不少地方超負荷運行,不僅影響供電安全,還大大增加了配電系統的損耗。節能改造的辦法就是更新線路與設備。 ② 供電電壓不合理 有些地區和許多較大型用電單位的供電電壓偏低,如過去規定企業進線電壓應為6千伏,中間需經過多次降壓,既需較多的建設資金,又增加了系統的電力損耗。適當提高供電電壓,將原二次乃至三次降壓減少為一次,可大大減少供電系統的設備與線路損耗。 ③ 布局不合理
1 引言 由于無功補償對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無功補償是電力部門和用戶共同關注的問題。合理選擇無功補償方案和補償容量,能有效提高系統的電壓穩定性,保證電網的電壓質量,提高發輸電設備的利用率,降低有功網損和減少發電費用。 我國配電網的規模巨大,因此配電網無功補償對降損節能,改善電壓質量意義重大。本文結合當前人們關注的電網無功補償問題,重點分析、比較了配電網常用無功補償方案特點,并通過對無功補償應用技術的分析,提出了配電網無功補償工程應注意問題和相關建議。 2 配電網無功補償方案比較 配電網無功補償方案有變電站集中補償、配電變低壓補償、配電線路固定補償和用電設備分散補償。四種方案示意圖見圖1所示。 2.1變電站集中補償 變電站集中補償裝置包括并聯電容器、同步調相機、靜止補償器等,主要目的是平衡輸電網的無功功率,改善輸電網的功率因數,提高系統終端變電所的母線電壓,補償變電站主變壓器和高壓輸電線路的無功損耗。這些補償裝置一般集中接在變電站10kV母線上,因此具有管理容易、維護方便等優點,但這種補償方案對
將電抗器、電容器、同步調相機和調壓變壓器等裝置接入電網中,以改善功率因數、調整電壓及起到補償參數等作用。電網無功補償的基本原則是:按電壓分層,按電網分區,就地平衡,避免無功功率的遠距離輸送,以免占用線路輸送容量和增加有功損耗。訪問中國電力網1 輸電網的無功補償與電壓調整中國電力網資料頻道提供電力行業最新統計資料輸電網多數無直供負載,一般不為調壓目的而設置無功補償裝置。參數補償多用于較長距離的輸電線路,有串聯補償(又稱縱補償)與并聯補償(又稱橫補償)之分。電壓支撐則多用于與地區受電網絡連接的輸電網的中樞點。1.1 電抗器補償電抗器是超高壓長距離輸電線路的常用補償設備,用以補償輸電線路對地電容所產生的充電功率,以抑制工頻過電壓。電抗器的容量根據線路長度和過電壓限制水平選擇,其補償度(電抗器容量與線路充電功率之比)國外統計大多為70% ~ 85%,個別為65%,一般不低于60%。電抗器一般常設置在線路兩端,且不設斷路器。1.2 串連電容補償串聯電容用來補償輸電線路的感抗,起
煤礦電網比較復雜,地面有高壓變電所,井下有多個變電所帶負載,補償位置應該設在哪兒?是地面還是在井下隨器補償?井下負載功率因數相近。
無功對于電網系統設計來說,肯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了,這塊其實內容很多,就做一個簡單的梳理總結,有一些工程實踐中的認識,希望可以互相印證。無功對應電壓,有功對應頻率,應該是一個比較普遍大概的認識,當然沒錯。所以無功補償和電壓調節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調度考核的重要指標。
有沒有一個相關的標準啊?很多地方都說是100KVA以上才加無功補償..100KVA這個是怎樣得出來的?我說的無功補償是低壓側的
1.配電網主要考慮因素 1)電源點的分布。在配電網規劃中,對于變電站的選址問題,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①方便與電源或其他變電站的相互聯系,符合整體布局和城網發展的要求。 ②在選擇變電站的位置時,應當盡量靠近負荷中心,經過相關規劃部門的同意之后,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變電站的設置,配電網的規劃。 ③選擇變電站時,需要對周邊小區環境以及電源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以便于日后的維護和管理。 ④變電站的設計應盡量節約用地,用地面積應根據變電站容量接線和設備的選型確定。 2)配電網系統的無功補償原則。 ①無功補償按
無功補償容量的計算有兩種方法:1.按照變壓器容量進行估算常規設計為變壓器容量的20%~40%,較多采取30%,例如1000KVA變壓器補償300Kvar,1600KVA補償480Kvar或500Kvar,2000KVA補償600Kvar 。2.通過查“無功補償容量計算系數表”進行計算如果有設備負載的詳細資料如有功功率(P),負荷情況,運行時的功率因數(cosφ1)和需要補償的目標功率因數(cosφ2),則可以直接計算該系統實際所需補償容量。“無功補償容量計算系數表”如下:
一、 10kV配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10kV配電網中大多采用中性點不接地的方式,它的優點是發生單相接地后,允許維持二小時左右的運行時間,不致于引起用戶斷電,可以滿足供電的要求。但隨著配電網的擴大,電纜線路的增多,系統對地電容電流增大到一定數值后上述優點就不再明顯,并帶來下述系列問題。 1、 當配電網發生接地后,接地電弧不能熄滅,導致相間短路,造成用戶停電和設備損壞事故。 2、 當發生斷續性弧光接地時,會引起較高的弧光過電壓,一般為3.5倍相電壓,波及整個配電網,使絕緣薄弱的地方放電擊穿,引起設備損壞和停電的嚴重事故。 3、 配電網長時間諧振過電壓現象比較普遍,這種鐵磁諧振過電壓幅值并不高,但持續時間長以低頻擺動,引起絕緣閃烙或避雷器爆炸,或在互感器中出現過電流引起熔斷器熔斷等故障。 4、 在架空線與電纜頭下方有靠近線路的樹木時,則在刮風下雨時會引起單相接地,導致相間短路跳閘停電事故。 《電力設備過電壓保護設計技
低壓無功補償的意義和方法討論
隨著電力電子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逐步成熟,用于無功功率補償的方法日益增多,且補償效果也越來越明顯,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是巨大的。 目前電力系統無功補償裝置大約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分組投切電容器組方式,為有級調節,投入少,能滿足無功補償需要,但響應速度慢,對電網有一定沖擊。該方案雖然投資少,但由于以上缺點現在一般不選用此方案。 第二類為TCR型動態無功補償方式,采用相控電抗器,為動態無級可調,響應速度快,約10ms左右,能實現動態無功補償,能配合實現濾波功能。 第三類為MCR型動態無功補償方式,采用磁控電抗器,為動態無級可調,響應速度快,約100ms左右,能滿足動態無功補償需要。 TCR和MCR同屬動態無功補償,原理有相似之處,都是先按用戶最大需要的無功功率投入電容量,再用動態電抗器平衡掉多余的容性負荷,以達到動態無功補償的目的。TCR和MCR都能滿足我礦動態無功補償要求,但TCR響應速度快,優勢明顯。 當補償裝置的總容量及投切方式和組數確定后
今天碰到一個招標公告,需要JP柜,但不要無功補償綜合配電箱。我想知道JP柜與無功補償綜合配電箱的區別是什么,我們有無功補償綜合配電箱的資質,但沒有JP柜的資質(因為壓根就沒有這種資質)。麻煩誰告我一下,這兩種的具體區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