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中水解酸化池布水的方式,有兩個問題1、這種布水方式叫什么?2、池底布水頭的制作有什么要求,是否有標準件?
我公司污水處理有一水解池(25000*86000*7625=1639)水解池一共分為4段,每段為6米而每格都有半軟性填料請問,有人見過水解池布水器嗎?是否和UASB布水器一樣的你們有沒有聽過下流式的布水器,設備是怎樣的.如果象我公司這樣的水解池需要安裝布水器的情況下那么應該上升還是下流的.小弟急需要知道請高人路過指點一下.
我們公司是做雞肉屠宰及深加工處理的行業,污水處理工藝是汽浮+水解酸化+二級生物氧化,工藝都是室外建筑,困擾我們多年的就是調節池和水解酸化池的臭味,請教各位親們,咋辦?
圖紙簡介: 水解(酸化)處理方法是一種介于好氧和厭氧處理法之間的方法,和其它工藝組合可以降低 投稿網友: jsyiqing 上傳時間: 2013-07-22
大家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說說是如何判斷水解酸化效果的好壞的?是通過測試某些指標還是根據觀察,聞氣味還是通過后續效果的好壞來判斷。我覺得書本上的和實際運行還是有些差距的,想看看大家實際運行的一些情況。
最近培養的水解池,不知道如何觀察效果,每天進車間倒是覺得很臭,我們睡覺280方,每天進水30方,內部有填料,采用潛水推流器攪拌,PH一直維持在6.2左右,采樣,要過很久污泥才會沉下去,上清液還好,帶一點泥,SV估計有20%,每天都投50KG葡萄糖防止碳源不足,進水COD在1500,由于調試初期進的清水,到現在COD還只有1100左右,不知道如何觀察效果!
大家好,我是新手,問個簡單的問題,我看了好多處理廢水的方案,好多工藝都是曝氣池前面+水解酸化池,1問:怎么不直接用厭氧UASB等產生沼氣的方法2問 水解酸化就是厭氧處理工藝的前半部分流程吧
現有污水要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工藝,不過原水的PH值為10左右,我要考慮先中和再水解還是先水解再中和.請各位大俠賜教.
我們是制革廢水,還有大量的硫化物,但是前面我們加過量的硫酸亞鐵使之沉淀,但是到了水解酸化,我們加硫酸亞鐵就變黑,而且后面的接觸氧化變成了白色,是不是水解酸化會還原硫酸根釋放出硫根,還是其他的原因呢?現在感覺這樣下去系統可能會崩潰掉,畢竟接觸氧化不是以前那種褐色的。
難降解有機廢水(含苯環等),進水COD500-600,經吸附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流化床+曝氣池+一沉池+生物流化床+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出水后COD100左右,水解酸化池以前沒有掛填料,現在想要掛填料了,處理效果會好些嗎?水解酸化池前面的吸附沉淀池(一體的)也改成水解酸化池,也掛上填料,大家覺得這樣改工藝效果會好些嗎[ 本帖最后由 shang_tingting 于 2011-1-22 14:30 編輯 ]
不知道好不好 打家看下
我的工藝生化部分先水解酸化,后A2/O,進生化的水pH8.5左右,比較穩定。目前是間歇地進水然后水解酸化池,前幾天運行時pH在7.4-7.5的樣子,近幾天跑到7.8左右了,而且冒的泡泡也少了,這是不是說明水解酸化池里面的產酸產甲烷過程都有所抑制了,有什么改進調整的法子沒?其中的COD在2000多,總鹽量在7000多。還有我的好氧池里,pH在7.8左右,其中的COD在500左右,總鹽量有4000多。主要我是想知道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池的這個pH是否合理正常,如果不合理正常,需要做下什么調整希望各位前輩指點一下
請教:我做的一個方案設計里面,因為B/C比較低,而且氨氮比較高,含磷也高,所以要用水解酸化,然后是A2O,我想問下,水解酸化和厭氧池能合用嗎?
在設計一個2萬噸/天的園區污水廠的水解酸化池,越深入發現問題越多·~,在這里和各位大蝦請教一下~~~我根據水解池的相關設計參數,v=0.5~1.8m/h,HRT=2~6h,有效水深控制在H=4-6m,依據v=Q/A=V/(HRT·A)=H/HRT,確實可以算得出水解池的池容,在布水方面,相關的書籍上只提到“配水方式,采用穿孔管布水器(分支式配水方式),配水支管出水口距池底200mm,位于所服務面積的中心;出水管孔徑為20mm(一般在15~25mm之間)。”,單孔配水面積是1-2m2/孔。但是對于水解池水頭損失,詳細的進出水布水系統我卻是一頭霧水~~ 希望有設計經驗的前輩指點一二!
1、比如COD都是900的水,用活性污泥法處理,A的BOD是400,B的是300,那如果容積負荷一樣的話,B的池容就是A的75%?工業廢水能單純的這么考慮嗎?如果不是這么考慮的話,為什么?兩者最終處理完了會差多少的cod2、很多曝氣池之前,會設計所謂水解酸化池,活性污泥全部或部分回流到這里,起到水解酸化的作用。也有的是水解酸化是污泥床形式的,使得水解酸化菌不進入曝氣系統。但是,厭氧,比如IC前面的水解酸化就沒有泥,這的確也能實現水解酸化,因為接觸的一些蔗渣噴淋水,從料場出來的時候就已經酸化了。那既然這樣曝氣池那里的水解酸化為什么還要投泥?或者說,為什么還要設置水解酸化,因為從格柵開始,經過調節池、初沉池就已經水解酸化了啊?還就差水解酸化池中的那4-8h?
水解酸化池采用頂部進水,沒有進行配水,需要設置液下推流器進行推流。池體尺寸是5.2×10m,請問,應該選用低速型的還是高速型的?為什么?
如題,問題1,厭氧在水解酸化階段產氣嗎?如果不產氣好解釋,如果產氣是什么氣體?問題2,我們都知道產甲烷階段厭氧是產氣的,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氣體,撇開發酵基質因素,但如果厭氧處理裝置酸化或接近酸化階段,產氣中這二種氣體比例有沒有較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