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大的陣雨過后,很多地方出現少量積水,路人不僅要避開過往車輛濺起的污水,還要留神腳下碎舊磚塊松動濺了一身泥水。路面積水,濕了褲腿,路面還滑,容易摔跤。瀝青鋪馬路和水泥硬化路面導致的排水不暢,是積水的重要原因。北京城區許多地方每逢下雨,都是積水。在今年遇到60年一遇的暴雨之后,暴雨更引起了人們的恐慌。每逢下雨,柏油瀝青路面,不能下滲,地表雨水形成大的徑流,行人要淌水,流入下水管道,造成了下水道的排水壓力。其實,這很好解決,那就是使用
現代城市化發展建設中,城市道路要求密實而不透水,例如城市廣場、商業街、人行道、社區活動區、停車場 等地面的鋪設材料幾乎全是由花崗巖、 道板磚、混凝土等不透水的材料組成。而這些地面會給城市環境帶來很多危害。例如:雨天特別是暴雨天氣,排水不暢的地面易形成路面積水,使交通不便,雨水只能通過有限的排水設施排入污水井或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設施的負擔(如2012年北京7月份的特大暴雨災害)。不透氣的路面很難與空氣進行熱量、水分的交換,嚴重影響城市地表溫度、濕度的調節能力,產生城市熱島現象,造成地下水位逐年降低,破壞生態平衡。 為解決傳統路面的缺點,人們開始研究開發能夠透水、透氣的混凝土。 1 透水混凝土與傳統路面相比優點及特點分析
50242和50243的要求不一致,如何選擇呢?
1、結構試驗解決的問題 建筑結構試驗可以根據不同的試驗目的將其分為生產鑒定性試驗和科學研究性試驗兩大類??茖W研究性試驗主要是為結構理論計算和研究服務,生產鑒定性試驗則不同于科學研究性試驗,生產鑒定性試驗是以直接服務于生產為目的,結構試驗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1)通過結構試驗,驗證結構計算理論或通過試驗創立新的理論。比如不符合 規范規定的型結構體系、新的設計方法的可行性試驗研究等。 (2)通過結構試驗檢驗結構、構件的質量。 (3)通過結構試驗確定已建的結構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在結構在單憑結構計算 不足以完全確定結構的承載能力的時候,就必須要通過結構試驗來確定結構的承載能力。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4/6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5/6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共6個包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08_292540_1.htm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08_292546_1.htm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08_292551_1.htm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08_292559_1.htm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08_292572_1.htm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208_292575_1.htm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2/6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3/6
雖然我知道試驗端子中間有一個可以當開關用的滑塊,但是一直不太清楚那個是怎么使用的,問題如下:1。接線時需要特殊考慮嗎?如取A、B、C三相電流,只需要4片端子就可以嗎?2。不停電換電流表時需要那種專門做好的短接線嗎?3。能否使用開關類器件短接互感器,如空開等謝謝!
最近有個2011年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人員過渡考試的通知,請問上面所說的檢測員和檢測師,與試驗員和試驗工程師有什么不同,還是兩者之間都是一樣的?
本帖最后由 笨的像頭豬 于 2015-9-24 10:31 編輯 我現在室外消火栓管網采用球墨鑄鐵管,市政直供,市政壓力0.25MPA,按新消規12.4.2,試驗壓力為2P,那我試驗壓力取0.5MPA,行么?不行的話,那不得小于多少?哪里有這個規定?(具體哪個規范哪一條)先說聲謝謝大家了不好意思,本帖內容有誤,工作壓力不能按0.25來算。只當給大家提個醒,注意壓力就好了。
我以前曾看到過2002年版的地基規范,大至是:當該工程處于同一場地,上部單體(共五棟樓)為同樣的結構型式,同樣的荷載時,淺層平板試驗每個單體只要做一個測試點,也就是說五棟樓只要做三個點就可以了,是吧.新規范里沒有提到這個細節了。
采用6h 電通量法檢測混凝土的抗氯離子滲透性能時,計算機可自動采集得到電流隨時間變化的相關數據,根據電流-時間的數據可以計算得到一個“電通量計算值”,該值與電通量試驗顯示的結果“電通量實測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差別,一般“計算值”高于“實測值”,計算值與實測值的比值在1.07~1.10之間不等。采用直徑100mm,厚度50mm的試塊進行試驗時,根據規范GB 50082的規定,通過直徑為95mm的試件的電通量,需乘以(95/100)^2=0.9025的系數。問題:電通量試驗的最終結果取下列哪一個:①計算值②實測值③計算值×0.9025④實測值×0.9025
我們承建了一條瀝青砼道路工程,到現在已經完成了水泥穩定碎石層的施工工作,現在設計圖紙上有設計彎沉值,該工程彎道眾多,坡度大,落差大,我不知道是該按設計要求進行彎沉試驗,請大俠們指點~謝謝!
抽水試驗原理與參數測定
1 、傳統路面鋪裝特點: 1) 不透水的路面阻礙了雨水的下滲,使得雨水對地下水的補充被阻斷,再加上地下水的過度抽取,城市地面容易產生下沉。 2) 傳統的密實路表面,輪胎噪聲大。車輛高速行駛過程中,輪胎滾進時會將空氣壓入輪胎和路面間,待輪胎滾過,空氣又會迅速膨脹而發出噪聲,雨天這種噪聲尤為明顯,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與工作。 3) 傳統城市路面為不透水結構,雨水通過路表排除,泄流能力有限,當遇到大雨或暴雨時,雨水容易在路
關于實際地震下出現“強梁弱柱”問題,不知現在還有多少學者在堅持研究?我這里想提出一個初步的試驗設想,目的是更為清楚地揭示諸多復雜因素其中其控制作用的因素所在,不知是否已有學者展開了類似研究?試驗總體思路:1、需要振動臺試驗模擬,采用足尺框架結構模型,單向地震動輸入(不用雙向輸入主要是考慮其對柱更不利)。2、先不要把所有可能因素綜合在一起考慮,這樣很難揭示每種因素的影響程度和主次。因此,要設計多組試件,每組試件能代表一種主要因素。3、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最終的承載力極限狀態上,要更多地關系整個破壞的全過程(彈性—裂縫產生——柱砼壓碎——鋼筋屈服);重點關心下梁、板、柱的內力分配,把三者的內力——時間關系曲線放在同一張圖上對比。4、鋼筋的屈服,從震害照片上看,柱的縱筋最終肯定達到屈服了,但梁中的鋼筋呢?梁沒有開裂,說明砼極限拉應變都沒達到,鋼筋的屈服還差得遠,此時梁板中的鋼筋應力水平如何?是試驗的重點,應在主要受力鋼筋上布置應變傳感器。最后,要繪出,柱縱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