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CAD畫圖教程中給大家介紹了部分給排水設備相關的操作技巧,除此之外在進行給排水CAD圖紙繪制的過程中,有些時候會需要給沒有固定進出水口的設備,比如水箱,添加連接水口定義,此時該如何進行操作呢?接下來的CAD畫圖教程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國產CAD制圖軟件——浩辰給排水CAD軟件中給沒有固定進出水口設備添加鏈接水口定義的相關操作技巧吧!
各位朋友: 渠道的底坡是如何定義的?在各種版本的水力學(清華版)或流體力學(如吳持恭的)書中定義為: i=sinθ=Δz/Δl , Δl是指渠道的長度;但是,在工程制圖中定義坡度為:i=tanθ=Δz/Δl’, 此處的Δl’是渠道長度的水平投影;當然在水力學計算中,對于坡度比較小的渠道,可以近似認為: i=sinθ≈tanθ ,不會有太大的誤差。但是作為一個概念或定義,到底那一個是正確的呢?有沒有規范對此術語給出了定義?我手頭資料有限,!因為我最近看到國外的由美國Merle C. Potter編寫的Mechanics Fluids第三版中定義坡度s:s=tgθ;故產生疑問,清知道的前輩/朋友告訴我??!!謝謝
想請教各位這個圖片上的檐口叫什么。整個飄出去的是不是叫飛檐?另外兩個圖示的叫什么。請告知,謝謝。
咱們國家規范定義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澆筑的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結構就視為大體積混凝土。但是在化工企業里,每個設備基礎都符合這個規范要求!這些都按大體積混凝土規范要求施工,又不太現實!請問我國還有別的規范要求嗎???比如說混凝土方量了?
設計或施工中常常提到很多不同種類的鋼筋,能否給出他們的定義.例如:受力筋(大家都理解意思),構造筋,分布筋,支座負筋等等沒有的大家也可以補充.
分光光度計 高錳酸鉀法 ...........一些基本知識的定義......
過渡季節在室外參數上是如何定義的?手術部的凈化空調一般在過度季節是采用制冷模式的,許多建設單位希望為手術部在過渡季節單獨配置主機,該主機的容量根據什么參數計算才好?
柱子跨度很大。橫向柱距一般都為8m,最大12m,縱向柱距一般都為5m,最大10m。故在中間布置了一道井字梁,與主粱交接的地方都定義為鉸接。另外在井字梁的兩側還有兩根框架梁(KL1),一端搭在框架柱,一端搭在框架梁上。當把KL1的兩端定義為鉸接時,則與KL1相接的框架梁下部鋼筋有4000mm2,KL1的上部鋼筋為500mm2;當把KL1與框架柱交接的地方定義為固支,則與KL1相接的框架梁下部鋼筋有2700mm2,KL1的上部鋼筋為3100mm2;把KL1兩端都定義為鉸接,計算結果與一端定義鉸接無多大差別。最后,配筋的時候,我選擇把第一種模型,就是把KL1兩端定義為鉸接,然后把KL1的上部鋼筋人為增大。從我上面的結果,大家來討論一下PKPM計算模型是否有問題?原文地址(包括圖片):http://www.blogcn.com/user56/afeipal/blog/50332885.html
定義了幾種潔具,有些定義錯了,潔具替換容易選錯,怎么才能刪掉?
目前水利的管理已經從工程管理逐步轉向全面管理,就水庫的構造組成而言,大壩樞紐工程與上游淹沒范圍構成了整個水庫范圍那么針對水庫“庫區”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庫區到底包不包括大壩樞紐工程?
我所在的一個項目,隧洞出現比較大的滲水,大部分洞段洞頂如下大雨,從洞口抽排出的水量在100m3/h以上。請教各位同行,是否有啥文件或規范規定,多大流量可以稱為“涌水”?以及有啥文件或規范規定“涌水”的定義!謝謝
我想要一些有關盾構的解釋及定義,如什么叫做盾構出洞、什么叫做盾構進洞、管片工程包括哪些、什么叫做旁通道施工、什么叫做隧道注漿,希望大家能推薦一些書、文章,當然直接給出這些定義最好,感激不盡
請教各位:水庫的死庫容和興利庫容怎么定義的?如何計算?水庫在主汛期和后汛期的限制庫容怎么計算?本人非水文與水資源專業的,但現在研究的課題與此有關,希望大家給予幫助。問題可能比較復雜,哪位好心人告訴我參看什么書籍,也行。謝謝!
規范上的定義是: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但這個怎么理解呢,前半句的意思是底板厚度大于等于1米嗎,還是只要有承臺大于1米的,那整個基坑大底板就算是大體積混凝土了啊,還有后半句的意思就是指溫差大嗎,還是指純粹的冬天施工混凝土啊,這個有地域性的關系嗎
走道是有很多形狀的,一字形最好理解的了。那要是M形、山形、日字形還有樹枝形等等樣子的。這樣的走道長度怎么算 啊??規范要求大于20米的走道要設排煙。是所有分岔都加上還按一條線來算 。。。最近碰到這樣一個項目,地下室內走道按一條線來算小于20米,所有分岔都加上就大于20米了。。。求高手指點。。。
建一個雨棚,但是定義不了方位啊,每個位置都不能點,{:1_105:},是破解沒有破解到嗎?還是我操作有問題??
問題補充:我想的是將兩邊的附加箍筋部分設成2個暗柱,但中間這個箍筋又怎么處理啊,請大神幫忙講解一下。還有就是箍筋和附加箍筋的關系是不是隔一布一啊,是不是就是箍筋每層的間距實際上只有100。
在抗震計算中經常需要定義結構是彈性階段還是非彈性階段,或是塑性階段。評判的標準就是判斷構件的狀態,那么構件的狀態又是如何確定呢!例如混凝土表面開裂屬于彈性還是非彈性,如果屬于非彈性,那么怎么理解正常建筑中梁都是帶裂縫工作。同時設計時要驗算裂縫寬度!因為在規范中要求在多遇地震時結構處于彈性階段!如果平時用時結構就已經是帶裂縫了,這個彈性如何定義?抱歉我已經被這些概念搞糊涂了,希望我表述清楚了!可能是我沒有表述清楚,我看的是《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中要定義結構在小震作用下結構處于彈性階段,在設計地震下,結構可以出現非彈性,大震作用下,結構可以出現塑性!問題就在于,中間的非彈性是怎么定義的。
水泵布置完成以后需要將相關管線和水泵、水箱連接起來,對于存在固定進出口的設備,我們可以直接使用設備連接功能快速的完成管線的繪制,并且可以找到正確的進出水口。但對于那些沒有固定進出口的設備就需要我們手動繪制管線,對于設備比較多的情況來說十分麻煩。為此我們可以通過連接定義功能對設備指定相應的進出口,這樣就可以利用cad軟件的自動連接功能,快速完成管線和設備的連接。cad下載可到浩辰官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