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構試驗解決的問題 建筑結構試驗可以根據不同的試驗目的將其分為生產鑒定性試驗和科學研究性試驗兩大類。科學研究性試驗主要是為結構理論計算和研究服務,生產鑒定性試驗則不同于科學研究性試驗,生產鑒定性試驗是以直接服務于生產為目的,結構試驗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1)通過結構試驗,驗證結構計算理論或通過試驗創立新的理論。比如不符合 規范規定的型結構體系、新的設計方法的可行性試驗研究等。 (2)通過結構試驗檢驗結構、構件的質量。 (3)通過結構試驗確定已建的結構的承載能力,特別是在結構在單憑結構計算 不足以完全確定結構的承載能力的時候,就必須要通過結構試驗來確定結構的承載能力。
detail081208結構細部設計,較舊版本增加了很多實用的功能。
一側墻體是靠在邊坡上,上面兩層,下面三層,靠邊坡的一側墻體要做成擋土墻,相對的另一側是沒有土擋著的, 請問如何進行建模?急!謝謝高手點把
鋼結構節點怎樣設計才容易合格 我做了幾個模型 在satwe分析都通過 進入節點設計時有的通不過 請問 按抗震規范8.2.8條進行梁柱連接的極限承載力驗算****** Mu= 1353.600 <1.2Mp= 1498.928 不滿足 ****** 程序沒有用加蓋板方式來加強如果把柱翼緣板的厚度改為比梁翼緣板的厚度大6mm 則 程序用加蓋板方式來加強 節點合格 什么意思下圖節點對比 用蓋板和不用蓋板的
本帖最后由 無間道 于 2014-2-17 15:15 編輯 關于結構優化設計,我的理解是分為三個層次的,層次的高低不光體現結構專業的能力,也體現專業間的能力,更體現一個設計單位的綜合能力。
各位前輩們,結構基礎,都是怎么設計的,用什么軟件?以前對基礎接觸的比較少,這段時間在做一框架辦公樓,領導說了讓用柱下獨立基礎,發現PKPM中的JCCAD設計的基礎和TSSD設計出的基礎有不小的差別,JCCAD中邊柱的基礎好大,保守了,幾乎比TSSD的結構大一倍了,應該是不準確,需要校核;但是對于中柱,TSSD比JCCAD的結果大。不知道該怎么判斷其正確性,也不知道這些軟件對于一些參數是怎么取值的,哪些考慮了,哪些沒有考慮,具體使用條件是什么,適用于什么樣的基礎形式。對于基礎,大家都是怎么考慮的?
本帖最后由 lsz1115 于 2013-4-26 18:18 編輯 有人讓我去做混凝土結構優化設計,不知道前景怎么樣啊,能不能學到東西,聽介紹說是有不少復雜的項目,說比在設計院里面學的東西多,是不是這樣啊.,那邊相當于給甲方提供技術支持的~...要求就是要對規范比較熟悉...畫圖真心累,有點心動啊...PS:本人從事結構設計2年多才~~求指導,是繼續在設計公司待著多接觸項目呢還是去跟著別人做這個~~ 很感謝各位的熱心解答,因為之前一直在忙也沒時間來關注這個帖子,在幾個工作崗位中自己也做了選擇,進了一家大點的設計公司繼續學習。 自己必須扎實的功底才行。自認為2 年的經驗也只是剛入門而已,無論是經驗還是理論上都很欠缺,要走的路還很長。所以還是先安下心來學習,提高自己的
女兒墻抗震計算中,M<=ftmW/yRE,其中截面抵抗矩改如何計算,W=1/6bh2,我是取單位長度為1m的墻體作為計算對象,墻厚為0.2m所以我認為墻截面b=1m,h=0.2m,M<=240*1/150/0.75=2.13KNM,但是這樣算下來很小。如果出問題估計就是出在這里了。
我家要建房子了,我干妹妹幫我設計好了建筑圖,誰可以幫我設計下結構啊,房子不高的,只有三層半.愿意幫我話,就發郵件到1546028117@qq.com,我順便把要求跟告知
有一個大放腳的結構,尺寸比較大,長度有30多米,需要配置模板,要一個方案,但是不知道模板如何定位,請各位幫忙[ 本帖最后由 mybear163 于 2011-10-8 16:23 編輯 ]
水工結構瀝青設計與施工
建筑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結構加固設計一般用什么軟件?
鋼結構公示牌 高5.4米 寬6米 全部用角鋼制作
論文簡介:就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幾個關鍵環節進行了討論,給出了結構整體設計的總框圖及設計中各關鍵環節的子框圖,較為清晰地展現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過程。 投稿網友:wukangzhen 上傳時間: 2013-08-28
論文簡介:[內容提要]:后澆帶是一種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中,克服由于溫度收縮和結構主體沉降而可能產生的有害伸縮和沉降的一種臨時施工縫。 投稿網友:arris520 上傳時間: 2013-07-30
原有5層砌體 內框架結構 ,按甲方要求接樓,按新抗震規范此樓不滿足現行規范要求,怎么進行加固設計呢怎么能加固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啊原有單元墻條基怎么加固呢(與框架柱基重合)
對結構概念設計的認識1 概念設計的重要性 概念設計是展現先進設計思想的關鍵 ,一個結構工程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間中用整體的概念來完成結構總體方案的設計 ,并能有意識地處理構件與結構、結構與結構的關系。一般認為概念設計做得好的結構工程師 ,隨著他的不懈追求 , 其結構概念將隨他的年齡與實踐的增長而越來越豐富 ,設計成果也越來越創新、完善。遺憾的是 ,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 ,大部分結構工程師只會依賴規范、設計手冊、計算機程序做習慣性傳統設計 ,缺乏創新 ,更不愿 (不敢 )創新 ,有的甚至拒絕對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納 (害怕承擔創新的責任 )。大部分工程師在一體化計算機結構程序設計全面應用的今天 ,對計算機結果明顯不合理、甚至錯誤而不能及時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 ,導致他們在大學學的那些孤立的概念都被逐漸忘卻 ,更談不上設計成果的不斷創新。強調概念設計的重要 ,主要還因為現行的結構設計理論與計算理論存在許多缺陷或不可計算性 ,比如對混凝土結構設計 ,內力計算是基于彈性理論的計算方法 ,而截面設計卻是基于塑性理論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 ,這一矛盾使計算結果與結構的實際受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建筑工程的特點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雖然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再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設計階段中還有一些問題不應該被忽視。只有提高建筑結構混凝土的設計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施工質量和建筑使用功能。才能剛好的促進我們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1 現狀分析 混凝土結構的發展是十分迅速,在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混凝土結構技術都在材料研究和開發中的應用和建設或都有比較快速的發展速度,應用范圍也日益擴大的混凝土結構,無論是在地上或地下甚至是海洋工程中都有它的痕跡,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行業的廣泛應用似乎是時代的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跡象。雖然現在的鋼結構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由于自身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混凝土施工行業依然結構中最廣泛使用的形式,尤其在我國鋼結構的相關技術發展相對滯后、混凝土幾乎所有區域的建筑業。但如今在建筑行業的應用在我國的具體結構和設計仍然有許多問題,在設計的主要結構設計的不完善,相關設計人員,而不是從整體的角度進行綜合管理的設計,從而出現了許多大型建筑物,因為設計問題出現意外。例如
請問各位**,索桿結構(以索穹頂為列)在設計中的幾個問題;1.強度設計中索的強度設計值怎么取的?有文章說取極限強度除以2.5,是否正確。2.在控制索的松弛時,是以什么為標準的?有文章說索內最小應力不小于維持結構剛度的最小值,但這個最小值怎么定?還有說不小于30MPa或0.05f 的,有何依據?國內似乎沒有相關規范啊各位做過相關設計的大牛,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