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日本東京天空樹的帖子,有網友提到隔震措施。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照片,找了一些出來,與大家分享。日本的建筑中,采取的地震對策,基本分兩種。日語一種是【制震】一種是【免震】。對應中文的話,我想應該是【抗震】與【隔震】。通俗的說就是一種方法是“剛性措施”一種方法是“柔性措施”。一種是不讓建筑產生晃動,一種是讓建筑在允許的范圍內晃動。【制震】措施是在每層,或者每隔幾層設置制震的設施,【免震】是在基礎部位或者地下中間層部位設置隔震層,安裝免震設備。下面分別上傳一些抗震與隔震設施的照片。
近日,云翠大樓在花蓮地震中發生傾斜,造成嚴重死傷意外。 不少專家學者紛紛研究大樓傾斜的原因,有的專家認為大樓的地基是蓋在當年美崙溪的舊河道上,而且云翠是整個塊狀下陷,而不是連續性「崩塌」,會造成這個現象的,可能是土壤液化造成的。 也有人認為,大樓傾斜是因為一樓的火鍋店拆除了沿街的結構墻體,私自改變了建筑結構,才發生建筑軟腳傾斜。 目前,臺灣地檢署已介入調查,并將委托專業機構判斷建筑傾斜原因。
日本建筑物抗震加固新技術
什么是抗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烈度是指對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構造措施,以達到結構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設防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地震烈度按不同的頻度和強度通常可劃分為小震烈度、中震烈度和大震烈度。所謂的小震烈度即為多遇地震烈度(眾值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63%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5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中震烈度即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474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大震烈度即為罕遇地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2%~3%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1600~250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由烈度概率分布可知,基本烈度與眾值烈度(即多遇地震烈度)相差約1.55度,而基本烈度與罕遇烈度相差約為1度。例如,當基本烈度為8度時,其眾值烈度(多遇烈度)為6.45度左右,罕遇烈度為9度左右。抗震設防烈度是按國家批準權限審定的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一般情況下可采取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的地
[日本建筑].Architecture.in.Japan,超清晰[ 本帖最后由 hebe5871 于 2010-11-7 09:09 編輯 ]
日本建筑(Architecture.in.Japan).其余部分在http://bbs.co188.com/viewthread.php?tid=2548762&extra=page%3D31%26amp%3Bfilter%3D0%26amp%3Borderby%3Ddateline%26amp%3Bascdesc%3DDESC&ofid=0[ 本帖最后由 wangziquan007 于 2011-1-19 15:41 編輯 ]
總的看來,日本建筑的抗震水平是首屈一指的,雖說無法在強震和海嘯面前做到屹立不倒,但是跟中國建筑比起來,實在是好了太多。原因當然有很多,日本作為島國,地震海嘯時有發生,抗震當然是重中之重,但這似乎并不能成為在中國建筑抗震指標不合格的原因。日本一直以來的高設防標準、高警惕意識還是有效地減少了生命、財產損失,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來看看日本建筑良好的抗震性是如何做到的吧!建筑選材:
核心提示:日本COCOON工程為明框異形單元式玻璃幕墻,建筑造型酷似纏繞著白色蠶絲的繭,故大廈命名為COCOON。其創意為:服裝是從絲綢中來,學生學有所成之后會像春蠶那樣破繭而出。
日本(藤田)技術研究中心從一棟37層中間層隔震住宅預制工業化施工實例來介紹日本抗震設計過程、技術及原理。
又一屆普利茲克建筑獎在洛杉磯揭曉,獲獎的是日本建筑師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已經是第六位獲普利茲克建筑獎的日本建筑師,此前的五位日本籍得主分別是:1987年獲獎的丹下健三(已故)、1993年獲獎的槙文彥、1995年獲獎的安藤忠雄、2010年獲獎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團隊。 可是樓主真心不明白:為什么榮獲普利茲克建筑獎的有那么多日本建筑師呢?大家能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嗎?
論文簡介:就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幾個關鍵環節進行了討論,給出了結構整體設計的總框圖及設計中各關鍵環節的子框圖,較為清晰地展現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過程。 投稿網友:wukangzhen 上傳時間: 2013-08-28
1塑性鉸和理論鉸的理論對比分析和有限元舉例證明1.1截面受力對比分析塑性鉸能夠承受一定的彎矩(塑性鉸極限彎矩),并只能沿彎矩作用方向(垂直于截面)做微小轉動,但是理論鉸則不能承受彎矩(截面彎矩為0),并可以自由轉動(結構平面內或平面外)。1.2結構體系與機構體系的轉換建筑物中由若干構件連接而成的能承受荷載的平面或空間體系稱為建筑結構,為幾何不變的靜定結構(自由度為0,無多余約束)或超靜定結構(自由度小于0,具有多余約束)。然而機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構件通過活動聯接以實現規定運動的構件組合,機構的自由度大于0,為幾何可變體系。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是自由度為0、無多余約束的幾何不變的靜定結構體系,一旦梁中的某一截面出現塑性鉸即變為幾何可變的機構體系。由理論力學自由度分析可得,在沒出現塑性鉸之前的體系的自由度n1=3m-2h-r=3×1-2×0-3=0;出現塑性鉸后的體系的自由度n2=3m-2h-r=3×2-2×1-3=1。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是具有多余約束的超靜定結構體系,其達到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標志,并不是某一截面或某
建筑的抗震加固一直是建筑設計與施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是施工人員責任的體現。在施工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一、相關規范【正在實施】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局部修訂的條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實施 《煤炭工業礦井抗震設計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1185-2016,自2017年4月1日起實施 《油氣輸送管道線路工程抗震技術規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470-2017,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 【尚未實施】 《石油化工鋼制設備抗震設計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761-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實施 《石油化工鋼制設備抗震鑒定標準》為國家標準
美國的機電
在大部分人的意識里,越高層的建筑,地震力就越大。所以很多人認為越高的樓層,在地震災害時就越不安全。然而,高層設計也是經過抗震嚴格設計的,本質上與低層房屋的抗震設防要求是一致的。
鋼材基本屬于各向同性的均質材料,且質輕高強、延性好,是一種很適合于建筑抗震結構的材料,在地震作用下,高層鋼結構房屋由于鋼材材質均勻,強度易于保證,所以結構的可靠性大;輕質高強的特點使得鋼結構房屋的自重輕,從而所受地震作用減小;良好的延性使結構在很大的變形下仍不致倒塌,從而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但是,鋼結構房屋如果設計和制造不當,在地震作用下,可能發生構件的失穩和材料的脆性破壞或連接破壞,使鋼材的性能得不到充分發揮,造成災難性后果。因此高層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要點一:節點連接】 1、工字形截面柱的拼接接頭
地震工程1-建筑抗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