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調查一下~~~~~看看個位對建筑了解的多不多~~我是了解的很少的`~~現在努力學習ing^^^^
結構外行看建筑-長見識了
國外建筑鋼結構應用概況 1 建筑用鋼占總鋼產量的比重近數十年來,前蘇聯、美國、日本三個國家一直是世界上鋼產量居前三位的國家,其鋼產量輪流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這幾個國家的建筑鋼結構建設事業蓬勃發展。而在同一時期, 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則比較緩慢,水平也相對落后。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和推進,我國的經濟建設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在此期間,我國的鋼產量一躍成為世界第一位。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1998年我國鋼產量已達11434萬t,而且每年增產300萬t。鋼產量的增長為發展我國建筑鋼結構建設事業創造了極好的時機。但目前,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因此,為了推動我國建筑鋼結構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我們急需了解國外建筑鋼結構的應用概況。中國的建筑用鋼總量約占全部鋼產量的20%~25%,而工業發達的國家則占30%以上。如美國和日本,該項指標均已超過50%。在我國,鋼在建筑中主要用于建筑用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用鋼筋,鋼絞線,鋼絲,
最早在建造房屋中使用的金屬結構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未的英國。由于當時棉紡廠經常發生火災,因而在廠房結構中采用了鐵框架。 100 年后, 美國的芝加哥學派建造了一批鋼結構摩天大樓,法國工程師埃菲爾建造了著名的鐵塔,金屬建筑從此進入了第一個光輝時代。在那個時代,人們也建造金屬結構的獨戶住宅,有些金屬住宅,至今狀態良好。 在以后的半個多世紀里,鋼筋混凝土結構興起,金屬在建筑領域里失去了它的名聲和魅力,主要用于建造工廠、飛機庫等。 鋼結構建筑在 20 世紀 60<
鋼結構尤其是輕鋼結構房屋建筑體系誕生于20世紀初,在二戰期間得到快速發展。其間多用于對施工速度要求很高的軍事建筑設施;40年代出現了門式剛架結構;60年代開始大量應用由彩色壓型板及冷彎薄壁型鋼檀條組成的輕質圍護體系。近些年來,世界鋼鐵總量的增加和國際軍需用鋼量的下降,一些鋼鐵生產大國和經濟技術發達的國家,如歐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不斷拓展鋼結構使用范圍,建設各種鋼結構住宅,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主要建設以1-3層為主的低層獨立住宅,隨著各國土地資源的減少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以北美、歐洲為代表,開始多層輕鋼結構住宅的研究和開發。各國建筑用鋼量在鋼材總耗量中的比例明顯提高,日本在50%左右。美國、瑞典、日本等國家鋼結構用鋼量已占鋼材產量的30%以上,鋼結構面積約占到總建筑面積40%以上。
如附件所示, 該建筑高200m,56層,水平力與整體坐標夾角約30度,在該夾角作用下,x方向的剛度很差,整體的扭轉也不是很好~請各位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如何調整結構方法,才有較好的效果。謝謝了
如題 我在一個超級迷你的設計公司工作 有一年半的時間了由于是在太小 人員偶爾流動都會導致公司某些專業缺人于是就由我這個剛畢業的來左右搖擺解決結構——建筑——結構這段期間我得CAD 天正 PKPM等軟件用的是比較熟練了 至少跟我們公司這些人比 要強很多 PS:我比較喜歡找捷徑 也喜歡膚淺的研究點軟件)當然跟“如夢無痕”這樣的高手比還是很菜啦我是CAD相當熟練了 小工具 小技巧也比公司的其他人都熟練于此相對應的 我對建筑 或者結構理論知識又是知之甚少關于 建筑設計學結構出身的 又沒怎么去過工地 對建筑構造什么的 還有什么建筑物理 采光保溫的真的是不怎么知道也就只能跟著別人做小區的關于 結構設計上學的時候就不是什么好學生 但也不是搗蛋的學生 (都怪現在的學校太好畢業了)基礎太 差 本來我得記性就不大好 本來就不會多少 又忘了不少 書本上的和實際工作上的又不能直接對接所以對結構設計一直是非常吃力
首層地面標高為正負零,那么結構標高為-0.05。第二層層高4.8米,第三層層高3.6米。第二層窗臺高度1米,窗戶1.8高,第三層梁高0.8米,那么第三層樓面的建筑標高,和結構標高分別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 vigorengineer 于 2014-6-21 10:15 編輯 這個建筑的結構可以通過,太牛了吧,好像要倒的樣子
現有一建筑物,梁底標高與此層的窗頂標高相同。因此造成水暖橫管從梁底下而過,因甲方嫌丑,將水暖管抬至板底(梁本身的受壓區),經核算,不行。且考慮建筑立面,窗頂標高不降,結構梁高度也到了最小(極限),水暖管路因其他層施工完畢而無法更改,請高人賜教!
現在建筑的都怎么了?暈.方案定下來就該這樣做,也不考慮結構上的不方便,隨便一根線,結構就一身汗啊..反正我們單位經過這么多年來的習慣,到了最后搞結構的都懂建筑了快,但是搞建筑的永遠都不理解結構?你們感覺呢?沖突老是有,建筑怕改圖?咱們怕樓出問題,哪個更重點考慮點,真搞不清楚.說實話,我感覺結構設計比較重要,畢竟一出錯樓都塌 了,還談個什么建筑美觀啊.都以建筑為主?太把自己當回事情了吧,老大,是合作的關系,不是沖突的關系...
什么是抗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烈度是指對建筑物進行抗震設計,并采取一定的抗震構造措施,以達到結構抗震的效果和目的。抗震設防的依據是抗震設防烈度,地震烈度按不同的頻度和強度通常可劃分為小震烈度、中震烈度和大震烈度。所謂的小震烈度即為多遇地震烈度(眾值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63%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5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中震烈度即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10%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474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大震烈度即為罕遇地震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為2%~3%的地震烈度值,相當于1600~2500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值。由烈度概率分布可知,基本烈度與眾值烈度(即多遇地震烈度)相差約1.55度,而基本烈度與罕遇烈度相差約為1度。例如,當基本烈度為8度時,其眾值烈度(多遇烈度)為6.45度左右,罕遇烈度為9度左右。抗震設防烈度是按國家批準權限審定的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一般情況下可采取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的地
我的總工告訴我,在沒有地下室的時候,室內地面處,屋面處建筑標高=結構標高!可我看03G101圖集,柱屋面頂部標高不完全是整數,我感覺應該去掉拉建筑做法!求高手能給我解釋!
來設計院一段時間了,和本單位一個做建筑的同事合作過2次,可是他做圖總是改來改去,并且好多問題自己不能拿定主意總要去問頭,甚至連目錄都對不清楚,而且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真的很郁悶,本應該好好合作的,可是這樣......無語
鋼結構具有抗震性好、自重輕、強度高、施工快等優點,目前已是發達國家的主導建筑結構,被廣泛應用于高層、超高層建筑。在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美國、芬蘭、法國、瑞典、丹麥等國家,均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化鋼結構建筑體系。 澳大利亞以冷彎薄壁輕鋼結構建筑體系為主,發展于20世紀60年代,這種體系主要由博思格公司開發成功并制定相關企業標準。該體系以其環保和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顯著優點被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廣泛應用。以澳大利亞為例,其鋼結構建筑建造量大約占全部新建住宅的50%。 日本工業化住宅有木結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三種類型,到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預制裝配住宅中木結構占18%,混凝土占11%,鋼結構占71%。日本鋼結構建筑多是由大型企業集團集成建造,如積水公司(SEKISUI)、松下房屋(PANAHOME),這些大型公司幾乎可以將鋼結構建筑的所有組
請教一個問題:局部的建筑層和結構層如何區別對待哦比如說局部出屋面的建筑,其出屋面部分面積超過樓層面積的多少比例按一層算?看到過建筑規范上25%pkpm新天地上說超過30%算一個結構層到底按哪種情況取呢?
建筑結構技術通訊2008.09奉獻給大家
內容不全,觀者勿怪
建筑結構構造規定及圖例pdf.800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