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澆帶這個地方兩側不是要用鋼絲網隔開的嘛,主要是鋼絲網的鋼筋支撐做法,一般設計都不會給,鋼絲網其實是起到模板的作用,肯定要用鋼筋支撐住的,誰有這個后澆帶的施工現場圖片?發個看看唄,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4.3.13條 施工后澆帶的作用是在于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并不是減少溫度應力,而提高它對溫度應力的耐受能力。所以通過后澆帶的板、墻鋼筋應斷開搭接,以便兩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縮;(如梁、板1/3跨度處,連梁跨中等),不必在同一截面上, 曲折而行,只要將建筑物分開兩段即可。《高層箱型基礎及筏型基礎技術規程》,蘇G01—2003圖集,卻說后澆帶鋼筋應貫通。
今天我們講板帶的鋼筋,我們在一般項目中遇到的板帶大部分是地下車庫,車庫的頂板部分是板帶和柱帽組合成的,下面我們用圖例的方式來看一下板帶的鋼筋構造。 1、板帶圖紙標注
后澆帶留置好后要等很長時間才能澆筑混凝土,特別是高層建筑的沉降后澆帶有的要留置一年以上,為了防止后澆帶鋼筋銹蝕,必須采取防銹措施。防銹措施的費用是否可以向建設單位另外記取。
新的混凝土規范9.1.6條對于板面構造鋼筋的要求,沿用老規范d8@200的要求。個人認為值得商討一般100厚的板,板底鋼筋按構造時可按8.5.1中最小配筋率配置,按老規范可配至三級鋼d6@140(>200mm2);按新規范可配至三級鋼d6@150(>179mm2)。而規范對于簡支邊還需d8@200的要求,雖說可采取HPB300鋼筋,但算起來,對簡支邊的構造要求比板底受力邊構造要求還高。感覺不是很妥當,至少應該可以按最小配筋率來配吧,沒必要搞到d8@200。大家說呢?
看11G101-1圖集中給出的后澆帶鋼筋連接做法,都是按搭接來的。現場看的卻有不少是焊接接頭。為什么圖集中不給焊接的做法?難道只能用搭接?
一地下車庫坡道處后澆帶鋼筋被施工單位割斷,這是野蠻施工行為。已對施工單位罰款。請問后澆帶溫度帶和沉降帶對預留鋼筋有要求么?請問怎么處理啊!
地基基礎規范-國標中對大于600mm的鉆孔灌注樁,構造鋼筋的長度不宜小于樁長的2/3。我們在做鉆孔灌注樁時,大多是按配筋率配的,我想知道的是:這些鋼筋全部屬于構造鋼筋嗎?還是指短的鋼筋是構造鋼筋????
分布鋼筋和構造鋼筋是一回事情嗎?單向板非受力的鋼筋是叫分布鋼筋嗎?那么構造鋼筋又指什么?分布鋼筋和構造鋼筋是必須滿足最小配筋率馬?比如120厚的單向板最小配筋是10@150,那么非受力鋼筋是配10@150,還是砼規10。1。8條配8@150
某工程基礎為板筏,中部設一處800寬后澆帶,對平行后澆帶方向附加鋼筋的布置范圍,設計圖示意為800+2Lae(垂直后澆帶方向附加鋼筋的錨固長度),而實際施工中按后澆帶實際寬度800范圍布置,施工做法是否可行?
請問大家,構造柱,鋼筋能否用2級鋼?我的一個磚混住宅施工單位想用4根12的 2級鋼,代替原來的4根14 1級鋼;如果可以,大家有人這樣做過或者見過沒有?這樣有什么利弊?在我們這個地區估計還是先例。施工單位基礎已經做了,構造柱鋼筋已經生根了。他們就是不想改。
請問 1 墻下條行基礎及柱下獨立基礎HPB235鋼筋未段有必要做一個180度 平直段>3D的彎鉤嗎? 2 個人認為不必要,因為條基礎及獨基礎邊緣時候,鋼筋就很少受力量,也談不上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 所以沒必要采取 做一個180度 平直段>3D的彎鉤 來滿足錨固措施. 3 如果要采用的話,不如直接采用HRB335 的算了 也許還節約些
例如:一根500*800的梁,按混規9.2.13構造配500*(800-30)*0.1%=385,每側385,兩側就是770,需配G8根12但是計算VT1-0.1,扭筋配2根10就夠了。。。。我的集中標注要怎么寫呢,寫扭筋嗎?那原位標注還要不要寫構造腰筋?PS:覺得我的構造腰筋配的數很大,是不是算錯了
樁基承臺中底部鋼筋網的鋼筋在端部是否要彎折,承臺頂部鋼筋網的鋼筋伸到承臺底部處是否也要彎折,彎折多少,承臺側面橫向分布筋在端部是否彎折,彎折多少,還是在承臺拐角處連續通過,就像剪力墻樣。個人感覺樁基承臺的鋼筋要求在圖集里不全。
03G101-1平法梁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梁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梁的“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1、“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都是梁的側面縱向鋼筋,鋼筋工把它們稱為“腰筋”。所以,就其在梁上的位置來說,是相同的。其構造上的規定,正如03G101-1圖集第62-65頁中所規定的,在梁的側面進行“等間距”的布置,對于“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來說是相同的。 “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都要用到“拉筋”,并且關于“拉筋” 的規格和間距的規定,也是相同的。即: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上述的“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只是給出一個計算拉筋間距的算法。例如,梁箍筋的標注為φ8@100/200(2) ,可以看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為200mm,則拉筋間距為200*2=400mm 。但是,有些人卻提出“拉筋在加密區按加密區
請教各位大俠,在板支座處,設置了非貫通的支座負座,但垂直于負筋的構造分布筋,哪里有取值依據呢??一般取為 6@200,可是我在03g101與04g104、混凝土土設計規范上都沒找到相關依據,特此請教各位:這樣取的規范或圖集依據在哪里啊??謝謝!
《混規》9.1.6條,,標示位置的板底鋼筋問題。問一些工作前輩都認為是“板的實配鋼筋值”,個人認為應該是“計算配筋值”,當然不一定對,現在把自己的理解貼上,以期大家批評指正。 1.計算假定。如圖,按簡支計算
1,很多混凝土構件中的構造鋼筋要求。如現澆板的分布筋、梁的腰筋架立筋等,規范只對面積或都直徑間距有所要求,而不對鋼筋的強度等級有要求。這是為什么呢?2,對于問題1,可能的解釋是構造鋼筋不是受力鋼筋,起的是骨架等非受力作用,因此強度無要求。那對于端部考慮為鉸接(如擱置在墻上)的現澆板,由于考慮鉸接,但實際中受到了力,如單向板的長的方向與主梁的交接處,規范只要求了支座負筋的伸出長度,間距,配筋面積,為什么不規定這些構造鋼筋的強度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