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了~~~~~~~~~~~~~~~~~~~
一景區生活污水,設計水量500t/d,要求達到一級排放標準,欲采用 生活污水-化糞池-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排水,能達標不?環保新手向各位前輩請教了!請各位不吝賜教!
煙臺低溫冷庫 單層 庫容5000噸,凍結能力50噸/24小時,(均為切割食品),冷加工全部采用凍結設備,加工車間三層為建筑,分為粗、精、深三個加工。總面積10000M2。采用氨制冷。分凍結和冷藏,凍結蒸發溫度—35℃冷藏蒸發溫度—30℃。有人幫忙做一下設計方案嗎(最好包括制冷工藝、機械設備、冷加工設備)。
大家評評這個設計方案怎么樣
正在做一個噴砂車間和油漆車間的通風,油漆大件,油漆點不固定,且有時有人工油漆。不知通風設計總體方案應該怎樣,換氣次數應怎么取,排風口布置有什么講究,防暴方面是否有特殊做法?請高手賜教,謝謝!
1、概況 位于延安市延川縣的黃河引水工程是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雙網”聯合調度重點供水工程和省重點水利工程,是延安市“十二五”規劃建設的重大水源工程。其關鍵環節就是楊家山輸水隧洞,全長11.34km。因為較長,所以設置了 10 個工作面,分 5 個標段施工。隧洞為圓拱直墻型,斷面尺寸寬 2.5m,高 3.05m。輸水隧洞進口位于柏樹坬山塬上,出口位于清澗河左岸坡。工程采用鉆爆法施工、全斷面開挖及小型運輸車運輸進行施工,整個工程于 2011年 11 月開工建設。 2、 施工中通風遇到問題 由于楊家山輸水隧洞較長,且工程量大,所以施工中的通風特別重要。因為其地質結構復雜,隧洞離地面埋藏較深,使得隧道施工通風較難,其技術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原設計施工裝渣為耙渣機,實際開挖中發現,部分石渣粒徑較大,以至耙渣機無法滿足施工要求,我們改為小型裝載機出渣,氧氣消耗量加大,加大了通風需求量。 (2)原設計施工出渣為農用三輪車,由于該標段有斜井,而且坡比較大,農用三輪車安全性較差,因此,我們實際采用小型四輪農用汽車進行
P3生物實驗室是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實驗室是指實驗室的結構和設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設備能夠確保工作人員在處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時,不受實驗對象侵染,周圍環境不受污染。下面介紹一下關于P3生物實驗室通風空調系統設計方案。 1、室外空氣計算參數的確定 為滿足P3生物實驗室室內溫濕度的要求,需要確定實驗室所在城市的室外計算參數作為設計依據,也可以在全國五個建筑熱工分區中分別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城市的室外計算參數作為設計依據。具體設計參數見表1: 2、負荷計算 空調系統的冷負荷計算方法采用逐時冷負荷計算法,空調冷負荷包括圍護結構傳熱形成的冷負荷、室內工藝設備、人員、照明等散熱形成的冷負荷和新風冷負荷。由于該實驗室門的密閉性較好且無窗,所以空調系統的熱負荷僅考慮圍護結構的耗熱量。空調系統的濕負荷僅考慮人體散濕負荷。 送風量計算按公式計算送風量。 3、空調方式及計算 該空調系統應采用全新風系統,經計算某P3生物實驗室空調系統
(SICOLAB)汕頭環境監測實驗室設計方案:氣流控制、通排風設計 實驗室的氣流控制形式一般有機械定風量氣流控制系統、雙穩態氣流控制、變風量氣流控制系統等4種, 而氣流控制的閥門一般有文丘里閥、蝶閥或其他流量測量裝置的閥門等幾種。經過優選設計, 實驗室房間設有通風柜、抽氣式藥品柜和移動式排氣口等多種排風設備, 設計新風量約為排風量的90% , 保持房間內有一定的負壓,不足部分由走廊自然補入, 在任何情況下, 氣流都應從辦公區域、廊道、以及其它輔助區域流入實驗室。所有化學實驗室內的氣體都應直接排放, 以避免實驗室內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交叉污染。無排風設備或排風設備風量小, 但仍有化學污染的實驗室或房間,于室內吊頂上設有一般輔助排風口, 并提供至少4次/小時的全新風最小換氣次數, 以維持室內空氣質量。無化學污染的實驗室或房間, 按每人30CMH風量(每間150CMH) 提供少量新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排風則由每個樓層的水平送風、水平排風(每個樓層為一個排風口) 改為了垂直排風、水平送風方式, 縮短了排風管道的長度,減少了管路壓損,降低了能耗,避免了樓層內的送排風管道的
這是由Jacobs-Yaniv Architects設計的家宅。這是一個住宅的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項目,用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平方米。設計從兩方面著手,一個建筑概念,以及將家庭當成社區的觀察研究。在建筑設計方面,建筑師盡量讓內外部之間的流動自由而不受限制,引入新鮮空氣、花園風景和自然日光。L型的平面布局,一面臨街,同時圍合起花園,為居民提供隱私空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通過戶外步道直接從臥室和起居室進入花園。在住宅的室內外的不同節點,均能清晰看到住宅的其他部分,便于照料孩子。
洛馬屋是一所被國家文化遺產協會收錄在案的具有二十世紀鄉村風格的建筑。它坐落在圣華金河流域給昆卡提供蔬菜而出名的農場里。它的建造是為了重新利用現有建筑物并為現代生活方式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通過對傳統技術及現有材料如磚、土等的運用,它救助了傳統建筑并復原了其原始結構。同時也加入了鋼和玻璃等工業化的材料,顯示了傳統又不失新意的特點。用本為原材料的石頭加固了外部的平臺,墻壁和原生植被也被保留了下來。屋子主要分為內外兩部分。單層樓房的公共區域所占地更多,而雙層樓房則擁有更多的隱私空間。洛馬屋的所有家具都是量身定做的。內部走廊的外面有一層玻璃墻,既防風防雨又保溫。天井處布滿了水和石頭,這樣的設計讓屋子的視野更開闊,也更親近大自然。
公寓外觀似一個簡單的立方體。然而,內部按傳統正方形分為兩層,并通過墻壁、地板和天花板劃分成多個空間,交錯縱橫,增加了空間的視覺效果。空間內的每個交角都按照某種算法的規則設計,從而形成了這個公寓的主要特性,即相鄰的空間按照特定的角度互相傾斜。空間的旋轉角度也是按照那種算法規則設計的。那個算法規則通過別墅截平面的過梁將別墅內部切分成了各種各樣的空間,這些空間形成了各式各樣的房間。即使別墅因為空間角度的非隨意布置給人帶來某一種秩序感,也難掩每個房間自己的特色。這種情況讓人們充分體驗到空間之間和諧共處的統一性,和基于物理感知上的空間之間互相矛盾的差異性。可以這樣說,這種空間上統一性與差異性共存的現象是通過算數法則制造出的建筑空間的最大的特色。
給母親的房子”是于2014年8月開始設計建造,它是瑞典,林雪平2017年房屋展覽中的一部分。房子分為平行但又錯開的兩部分,故在屋前屋后都留下了空地,花園在南邊,路在北邊。兩塊毗連的山形墻體現了這個地區修建房屋的一般特點即地小但房子形式多種多樣的特點。第一部分主要是生活活動區,包括廚房、餐廳、起居室,室內有個更小的屋子,里面是浴室和洗衣服的地方。這部分的二樓上有平緩的屋頂,內部是臥室和一個小工作室。墻壁和屋頂都覆有一層鋁。因為房子是木結構,而墻壁是夾板做的,房子內部很溫暖。房子的地板是平滑的水泥地,并用混凝土砌了工作臺和架子。
奧迪在新加坡新的展廳旗艦店有八層樓高,第一次做成了高樓的形式。每一層樓都有1350平方米,是南亞最大的奧迪陳列室。這個一站式的展廳單獨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有展廳、車間、辦公室甚至還為來訪者提供了咖啡廳和休息室。多大35款的奧迪最新車型都陳列在2樓和4樓的陳列室里。展示的車以動力曲線的位置擺放,讓人看起來認為那些車擺放在賽車場一樣。一個特別設計過的電梯可將車送到5層到7層的維修車間里。辦公室則在8樓。建筑下三層式奧迪咖啡館,四驅系統店,顧客休息室接待處以及停車場。設計的理念是將國際化的奧迪展廳變得地方化以適應當地情況并同時保證公司品牌特色。因此,盡管受空間限制,大樓被設計成了并不獨特的半圓形,但奧迪的標志在大樓彎曲的墻上都顯得非常明顯。
Winning Entry from Alex Bank, Sam Casswell and Tom Graham, "The Garden Rooms" (Image: The Shed Project, courtesy of Hauser & Wirth)Hauser &Wirth Somerse
坐落于新加坡Stevens Road附近的一所名為66MRN住宅是由當地建筑設計公司ONG&ONG所打造。造型獨特的設計主要由兩個對稱的直角梯形相向地組成,采用了花崗巖面層構成的一邊主要是客廳以及飯廳等生活區域,而采用混凝土結構的另一邊則是廚房,車庫等功能性的配套設置。至于兩部份建筑的中間均配有連接通道,最底層是一個通往兩邊的水池,而樓上也配有兩邊互通的空中通道;最頂層的空中花園采用了半開放式的設計,人造草坪以及戶外木板地的組合營造出舒適的休閑空間。
這是由Wiel Arets Architects設計的荷蘭鹿特丹市Hoogvliet校區。校區由六座建筑組成,包括一座體育中心、一座藝術工作室、一座安全學會、一座100戶的宿舍樓以及兩棟教學樓。每座建筑底層為玻璃幕墻,柵欄使用了常春藤的多孔抽象圖案,創建一個既私密又通透的戶外平臺。白色環狀圍墻圍合了每座建筑,從公共空間過渡到私密平臺,每個項目區均設有自行車停車場和玩樂區。彩色玻璃制成的欄桿賦予每座建筑一個獨特的顏色,形成有效的視覺標識。特別設計的白色水磨石座椅布置在校園的各個項目區,而日本楓樹種在特別設計的黑色水磨石防護平臺里。
這是首爾JOHO建筑事務所設計的“彎曲的房子”。灰顏色的仿古磚,凹透鏡外觀形狀,使整棟建筑獨具特色。“這個項目根本的挑戰不僅是解決了用戶的停車問題,而是創造一個空間使得停車與花園共存。”建筑師說道。受地形的限制,建筑師把住宅形狀設計成類似一個凹透鏡,這樣就創建了新的庭院空間。房屋的立面使用磚塊以1度到25度的角度來進行搭建,這樣就構成了一種“凹透鏡”(concavelens)的形狀。而且,這些磚塊形成兩種不同的表層:傳統灰色的磚塊和噴涂了銀色防水材料的磚塊,構成了“魚鱗”般的效果。磚塊下的矮墻有著鏡子般的不銹鋼表層,這種矮墻用在了建筑的前部和側面,反射出周圍的景觀河四季變幻的色彩。盡管這座房屋采用現代的技術和材料,但大部分的建筑線條和內部布局受到了傳統韓國建筑的影響。例如,彎曲的屋頂線條讓人想起傳統韓國房屋
相關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