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組總是工作在如下狀態之一:一運轉狀態;②暫停狀態;三停機狀態;四緊急停機狀態。每種工作狀態可看作風力發電機組的一個活動層次,運轉狀態處在最高層次,緊停狀態處在最低層次。 為了可以分明地瞭解機組在各種狀態條件下控制系統是如何反響的,必需對每種工作狀態作出準確的定義。這樣,控制軟體就能夠依據機組所處的狀態,按設定的控制戰略對調向系統、液壓系統、變槳距系統、制動系統、晶閘管等停止操作,完成狀態之間的轉換。 以下給出了四種工作狀態的主要特徵及其扼要闡明。 (1)運轉狀態: 1)機械剎車鬆開; 2)允許機組并網發電; 3)機組自動調向; 4)液壓系統堅持工作壓力; 5)葉尖阻尼板回收或變槳距系統選擇最佳工作狀態。 (2)暫停狀態: 1)機械剎車鬆開; 2)液壓泵堅持工作壓力; 3)自動調向堅持工作狀態; 4)葉尖阻尼板回收或變距系統調整槳葉節距角向90°方向;
知識點: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組的制造技術
很高心網易也開了風電板塊,風電防雷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其中,R:接地電阻,H相對高度,NG參數比值,圖中說明,出現尖峰的機位,雷擊風險偏高。
Vestas風力發電機組的特點
檢查法蘭間隙;檢查風力發電機組防水、防塵、防沙暴、防腐蝕狀況;一年一次風電機組防雷系統檢查;一年一次風電機組接地電阻檢查;檢查并測試系統的命令和功用能否正常;檢查電動吊車;依據需求停止超速實驗、飛車實驗、正常停機實驗、平安停機、事故停機實驗;檢查風電機組內外環境衛生情況。本文轉載自(發電機網 http://www.nt20.com)[ 本帖最后由 zj05367372 于 2011-6-4 18:23 編輯 ]
風力發電機組原理與應用.pdf
變槳滑環是風力發電機組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主要由定子和轉子組成,轉子上設置有動力環、控制環、通訊環以及絕緣體。現有的變槳滑環采用注塑絕緣體的方式進行生產。而隨著工業生產的需要,風力發電機組的功率由0。75MW到IOMW逐漸升高,功率也越來越大;因此設置在這些風力發電機組中的要求變槳滑環所傳輸的電壓也越來越高;而高電壓對控制信號和通信信號的干擾也會越來越強。傳統的注塑生產方式無法在生產過程中在變槳滑環的內部加入屏蔽措施,因此在高電壓環境下工作的變槳滑環往往會控制失敗,影響了整機的運用和安全; 此外,那些應用在海上風電的發電機為了避免海上的高鹽霧帶來的不便,還需要對變槳滑環進行防鹽霧處理,而傳統的變槳滑環在進行了防鹽霧處理后,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影響了防鹽霧的效果。并且采用注塑加工的方式需要涉及到注塑模具、注塑機等,研發成本大、周期長,使企業的生產的成本大增。因此現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新型變槳滑環。
1 電動變槳距系統概述 變槳距機構就是在額定風速附近(以上),依據風速的變化隨時調節槳距角,控制吸收的機械能,一方面保證獲取最大的能量(與額定功率對應),同時減少風力對風力機的沖擊。在并網過程中,變槳距控制還可實現快速無沖擊并網。變槳距控制系統與變速恒頻技術相配合,最終提高了整個風力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和電能質量。 電動變槳距系統就是可以允許三個槳葉獨立實現變槳,它提供給風力發電機組功率輸出和足夠的剎車制動能力。這樣可以避免過載對風機的破壞。 圖1和圖2分別是電動變槳距系統的布局圖和電動變槳距系統的概念設計圖。三套蓄電池和軸控制盒以及伺服電機和減速機放置于輪轂處,每支槳葉一套,一個總電氣開關盒放置在輪轂和機艙連接處,整個系統的通訊總線和電纜靠滑環與機艙的主控制器連接。
論文摘要:風能是一種清潔,安全,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利用風能對環境無污染,對生態無破壞,環保效益和生態效益良好,對于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進入20世紀70年代,在世界范圍內爆發的能源危機告誡人們,要生存就要尋找開發新能源,此后各國政府紛紛制定能源政策支持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現今調整能源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緩解環境污染、加強能源安全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別是風能開發利用給予了高度重視。 近年來,世界風力發電事業蓬勃發展,截至2006年年底,全世界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達7422萬千瓦,預計到2010年全世界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49.5吉瓦。 我國風能資源豐富。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初步測算,我國陸地10m高度處可開發儲量為2.53億kW,海上可開發儲量為7.5億kW
知識點:風力發電機組
知識點:風力發電機組
專家能不能講一講風力發電機組防雷是怎么解決的,這涉及到從旋轉的葉片上安裝接閃器,而其下面的部分怎么解決,防雷引下線與塔架和塔頭等的關系又是怎樣?
風力發電機組的控制技術
第一節 概述 風力發電機組中的齒輪箱是一個重要的機械部件,其主要功用是將風輪在風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動力傳遞給發電機并使其得到相應的轉速。通常風輪的轉速很低,遠達不到發電機發電所要求的轉速,必須通過齒輪箱齒輪副的增速作用來實現,故也將齒輪箱稱之為增速箱。根據機組的總體布置要求,有時將與風輪輪轂直接相連的傳動軸(俗稱大軸)與齒輪箱合為一體,也有將大軸與齒輪箱分別布置,其間利用漲緊套裝置或聯軸節連接的結構。為了增加機組的制動能力,常常在齒輪箱的輸入端或輸出端設置剎車裝置,配合葉尖制動(定漿距風輪)或變漿距制動裝置共同對機組傳動系統進行聯合制動。 由于機組安裝在高山、荒野、海灘、海島等風口處,受無規律的變向變負荷的風力作用以及強陣風的沖擊,常年經受酷暑嚴寒和極端溫差的影響,加之所處自然環境交通不便,齒輪箱安裝在塔頂的狹小空間內,一旦出現故障,修復非常困難,故對其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都提出了比一般機械高得多的要求。例如對構件材料的要求,除了常規狀態下機械性能外,還應該具有低溫狀態下抗冷脆性等特性;應保證齒輪箱平穩工作,防止振動和沖擊;保證充分的潤滑條件,等等。對冬夏溫差
風力發電機組驗收規范.pdf
風能是當前技術最成熟、最具備規模開發條件的可再生潔凈能源。風能發電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提供了基礎。由于風力發電機組是在自然環境下工作,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風力發電機組的單機容量越來越大,為了吸收更多能量,輪轂高度和葉輪直徑隨著增高,相對的也增加了被雷擊的風險,雷擊成了自然界中對風力發電機組安全運行危害最大的一種災害。雷電釋放的巨大能量會造成風力發電機組葉片損壞、發電機絕緣擊穿、控制元器件燒毀等。我國沿海地區地形復雜,雷暴日較多,應充分重視雷擊給風力風電機組和運行人員帶來的巨大威脅。例如,紅海灣風電場建成投產至今發生了多次雷擊事件,據統計,葉片被擊中率達4%,其他通訊電器元件被擊中率更高達20%。 為了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必須充分了解它,并做出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筆者作為風電第一線工作人員,根據自己在現場運行工作中積累的第一手資料結合國內外風電場運行的經驗教訓以及風電行業最新發展情況,整理出本文與同行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為推動我國風力發電事業蓬勃發展盡一份力! 1雷電的形成
摘 要: 簡要分析了風力發電機組的噪聲源,重點介紹了阻尼減振降噪控制和噪聲傳播降噪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提出風力發電機組的噪聲控制措施和方法。關鍵詞:風力發電機 阻尼減振 噪聲控制0 引言 能源是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在常規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態環境惡化的雙重壓力下,風能作為最有開發利用前景和技術最成熟的一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一,已成了全球能源工業關注的熱點。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風能開發和利用在歐美發達國家發展非常迅速,風力發電的技術也日趨成熟。中國國家計委于1996 年3 月制定了“乘風計劃”,以風力發電機的國產化來帶動風電場建設的產業化。該計劃旨在采取技貿結合的形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達到自主開發,自行設計和制造大型風力發電機的能力[1]。 風能開發能減輕空氣污染和水污染,但如果處理不當,則會增加噪聲污染。近幾年,隨著風力發電機國產化程度的不斷擴大,而我國制造業與歐美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國產化風力發電機振動噪聲問題逐漸顯現出來。風力發電場附近居民對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