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2001有關條文的體會 3.4.3條 平面或豎向不規則的建筑結構,其計算模型有特別要求,計算工作量大,計算難度提高;而且,雖然計算手段增多了,但并不能保證其計算結果“準確”,造成結構安全度難以控制。因此,設計中(特別是建筑設計)應盡量避免采用不規則的設計方案,尤其不應采用嚴重不規則的設計方案,除非該方案的使用功能特殊需要或建筑效果是唯一最好的。 3.4.5條 設置防震縫是解決體型復雜、平面立面特別不規則的建筑結構由于變形復雜而避免碰撞的一種好方法。但對于高層,尤其是超高層建筑宜選用合理的建筑結構方案而不設防震縫,同時采用合適的計算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以消除不設防震縫帶來的不利影響;此外,要注意由于設置了防震縫而形成結構高寬比超限問題。防震縫同時又能兼作溫度縫,對于超長建筑則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3.5.3條 “結構在兩個主軸方向的動力特性宜相近”,體現在具體設計中,一是注意建筑平面的長寬比不宜過大,二是對于矩形平面,在剪力墻的布置、柱截面bh的擺向以及樓層結構布置中,應采取增強結構橫向(短方向)剛度
水由于其流動柔美的特征,已經逐漸成為居住小區景觀設計的焦點,一個好的水景設計,能夠盤活整座小區景觀,在一定程度上,水景設計是特定區域的視覺中心,是小區的亮點,噴泉、水幕、溪流甚至游泳池,只要布局設計恰當,都能提升整個小區的景觀環境。但水景設計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水景才能夠對小區的景觀環境起到提點作用。 一、生態性 住區水景的設置,一定要遵循生態化原則,即首先要認清自然提供給我們什么,又能幫助我們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利用現有資源而不破壞大自然的本色。如還原水體的原始狀態,發揮水體的自凈能力,做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體現人類都市景觀與自然的相輔交融。 二、景觀性
本帖最后由 huangzheng1992 于 2015-8-20 14:53 編輯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是九十年代初期由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提出的,它是指對結構進行抗震計算分析和采取構造措施,使結構在未來不同的抗震設防等級地震作用下達到預期的抗震性能目標。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目的是在建筑物的整個壽命期內,在“一定的條件”下,花在抗震上的費用最少,即追求建筑物在服役期內的“最佳經濟效益”。這里的“費用”是指增加抗震能力的投資和因地震破壞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傷亡、經營中斷、重復修建等 ; “一定的條件”是指所謂的性能目標 (Performance objectives)
摘要:我國為地震災害的多發地區,為實現城市抗震工作的順利開展,不能忽視對城市抗震減災工作的規劃設計,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綜合抗震能力。本文將從實施城市抗震減災規劃的必要性、城市抗震減災規劃的不足之處、實施城市抗震減災規劃所應遵循的原則三個方面加以論述,關鍵詞:城市抗震減災 不足之處 規劃原則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一直呈現強勁勢頭,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已然形成,與之相適應,我國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得以實現,城市人口也不斷增加。我國為地震災害多發國家,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地震、年的玉樹地震,都帶給人們難以磨滅的創傷以及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地震的危害嚴重與否,與以下諸因素存在密切關系,如建筑物抗震能力、地震震級、地震發生時間等。順利開展城市建設工作,不能忽視對城市抗震減災工作的規劃與設計。一、實施城市抗震減災規劃的必要性 我國地處地震的多發地區,且地震活動具有分布廣、頻度高、震源淺、強度大的特征。城市化進程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城市化進程突出表現為農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規模遷
我這邊小院算樓梯都用pkpm下的LT模塊計算的,但在LT模塊下樓梯好像是不抗震設計的 不怎么怎么才能實現樓梯本身的抗震設計。還麻煩大俠指點,謝謝
圖解建筑抗震概念設計基本原則
摘要:高層建筑抗震工作一直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重點,概述高層建筑的發展,對建筑抗震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從而來探索高層建筑的設計理念、方法,從而采取必須的抗震措施。為了避免短柱脆性破壞問題在高層建筑中發生,筆者認為,首先要正確判定短柱,然后對短柱采取一些構造措施或處理,提高短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關鍵詞:高層建筑抗震設計措施 引言 結構工程師按抗震設計要求進行結構分析與設計,其目標是希望使所設計的結構在強度、剛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達到最佳,從而經濟地實現“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的。但是,由于地震作用是一種隨機性很強的循環、往復荷載,建筑物的地震破壞機理又十分復雜,存在著許多模糊和不確定因素,在結構內力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慮結構的空間作用、非彈性性質、材料時效、阻尼變化等多種因素,計算方法還很不完善,單靠微觀的數學力學計算還很難使建筑結構在遭遇地震時真正確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1,高層建筑抗震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1.1結構構件應具有必要的承載力、剛度、穩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性能①結構構件應遵守“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構件、強底層柱(墻)”的原則。②對可能造成結構的相對
(1)塘址選擇 穩定塘占地較多,應盡可能利用不宜耕種的土地,如廢舊河道、塘壩、低洼地、沼澤和貧瘠地等;若有高差,應充分利用。為了防止春、秋季翻塘時臭氣的干擾,塘址應離居民區500至1000米以上,并位于其主導風下風向。當用于處理城鎮污水時,應結合設計規劃統一考慮污灌、污養和水的綜合利用問題,以求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統一。(2)塘型及其組合 塘型的選擇應從處理對象的水質特征出發,結合當地氣候、地形條件確定。例如,在光照充足沒有持續冰封期的地區,可選用好氧塘;而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時,應在系統中設置厭氧塘;在處理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時,應根據原水性質及處理水的用途和要求,宜采用多塘組合系統。(3)設計參數我國目前采用的設計參數如表
風格要明確 客廳是家庭住宅的核心區域,現代住宅中,和聽的面積最大,空間也是開放性的,地位也最高。作為現代風格的客廳,它的氣氛應該是和諧的,它的基調往往是家居格調的主脈,把握著整個居室的風格。因此,風格的統一和明確十分重要。客廳的風格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表現,其中吊頂及燈光、色彩的不同運用更能表現客廳的現代風格。 個性要鮮明 如果說櫥衛的裝修是主人生活質量的反映,講究的是個性,必須有自己獨到的東西。不同的客廳裝修中,每一個細小的差別往往都能折射出主人不同的人生觀及修養、品位,因此設計客廳時要用心。個性可以通過裝修材料、裝修手段及家具的拜訪來表現,但更多地是通過配飾等“軟裝飾”來表現,如工藝品、字畫、坐墊、布藝、小飾品等,這些更能展示出主人的修養。 分區要合理 客廳具有多種功能:它既是全家活動、娛樂、休閑、交流等活動的場所,又是接待客人的社交空間。有的住宅空間比較大,還具有就餐、學習的功能。客廳是家居、生活的中心地帶,使用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國家,地震中,橋梁的破壞將導致交通中斷,這不但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經濟運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將嚴重影響震后救災工作,使人員不能安全順利疏散,并阻礙向災區緊急輸送救援人員和救災物資,從而加劇地震災害。為了保障公路橋梁設施的完好,就需要在橋梁設計中對橋梁抗震設計有充分的重視。 1 橋梁抗震分析方法 人類對地震的研究也不斷地獲得進步,特別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地震的破壞機理已有了深入的認識,并發展了各種抗震分析方法。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方法可以分為確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兩大類。確定性方法是以確定性的荷載作用于結構,求解該確定性荷載作用下結構動力反應的方法。概率性方法將地震作用視為隨機過程,以此隨機地震作用于結構,求出結構動力響應統計量
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及要點1.綠色建筑的內涵與定義 1.1內涵 綠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理念的方法,它需要有明確的設計理念、具體的技術支持和可操作的評估體系。在不同機構、不同角度上,綠色建筑概念的側重不同。 美國綠色建筑協會制訂了可實施操作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ED),并認為綠色建筑追求的是如何實現從建筑材料的生產、運輸、建筑、施工到運行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最小,同時讓使用者和居住者有舒適的居住質量。 維基百科將綠色建筑描述為:通過在設計、建造、使用、維護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各階段進行更仔細與全面的考慮,以提高建筑在土地、能源、水、材料等方面的利用效率,同時減少建筑對人們健康以及周邊環境的負面影響為目的的實踐活動。 我們國家針對我國資源相對短缺的基本國情,提出“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為綠色建筑的目標,以解決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資源消耗過多、資源日益短缺的問題。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
[分享]砌體結構抗震設計
本帖最后由 yxy531253671 于 2015-9-18 18:13 編輯 朱總在《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應用與分析》p7頁中對抗震概念設計進行了介紹1.提到了結構布置應把握:剪力墻的合理間距、結構的協同工作、上部結構與地基基礎的協同變形。2.提到了應注意加強以下部位:豎向構件的加強部位、樓面結構的加強部位、地基基礎的加強部位。請問以上紅色的這些項如何控制?
抗震設計規范附錄A里面,只有9度以上分類,沒有說那些是9度,而前面條文里面都是說的9度抗震,就是那些是9度抗震,那些9度以上抗震,這個怎么區分?另外9度以上抗震該如何考慮呀
游艇那頭的設計原則與規范
論文簡介:就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幾個關鍵環節進行了討論,給出了結構整體設計的總框圖及設計中各關鍵環節的子框圖,較為清晰地展現了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過程。 投稿網友:wukangzhen 上傳時間: 2013-08-28
橋梁抗震分析與設計例題
論文簡介:從89規范就提出抗震性能化設計,現行的抗震規范、高規對其進一步闡述,本文論述如何應用到結構設計中。 投稿網友:sunpepe 上傳時間: 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