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好!我是巖土工程的研究生,現在在南京一家小私人設計院做橋梁結構,在看規范《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時發現還有管柱這一說法,請問如何解釋?謝謝!還有這本規范是85版的,有更新的嗎?
施工現場在挖土過程中,沒有做好管樁口的平板防護,導致在挖土的時候大石塊落入管樁內,大約距離樁口3-4米,現在問題是無法進行接樁工序,請問這種情況如何處理!
管樁偏位的兩種處理方法
由于樁基施工單位未能將樁打入設計標高,使得部分樁基高出設計標高大約300mm,經復算截掉部分樁后承載力能滿足要求,可是卻查不到預應力管樁截樁的說明和處理方法以及大樣圖,還請各位能給予幫助。
管樁間距取3倍直徑可以接受嗎
基坑支護,這樣做有什么問題?
我公司急需采購:直徑PHC-AB 500(125厚),約20000m,直徑400 PHC-A,約15000m。如有貨者請報單位及管材相關參數。郵箱:ccq2697001378@163.com,聯系電話:13719287261,特此聲明:些信息一周內有效。
管樁設計與施工中的問題,找了好久才找到的,拿來和大家共享!
進入施工現場時,樁基礎已經如甲方施工完畢。看到打樁記錄及設計圖紙發現,設計院將PHC-A400-95樁的特征承載力定為750KN,而要求壓樁時的終壓值為4.0。 而在正常的設計中,一般400徑的靜壓管樁,樁身的承載力為2250KN,特征值不會低于1100KN,終壓值控制在2.2-2.4之間。并且本工程的地勘報告顯示,在自然地面下6米土承載力,已達到4.5MPa。樁承載力取值如此之小,對工程造成巨大浪費——樁的成本、承臺的成本等,本工程落地面積5000平米,共計1700根樁,與300樁相比成本增加1000多萬元。 如此設計不知為何? 我猜是設計者將拷貝其他工程圖紙,忘記改了;施工時甲方未進行圖紙會審直接施工。 請各位多指點。[ 本帖最后由 gaobao762100 于 2010-3-23 21:18 編輯 ]
本工程某個區管樁1M范圍內進行C30砼澆筑,是自拌的,現在標養試塊結果出來了,只達到26.1,現在承臺都澆筑完成,不能進行回彈,試塊組數也達不到10組以上,到底怎么處理啊?有誰遇見過這樣的情況沒,指點一下
PHC-AB-400-95,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1350,樁身承載力設計值2288,持力層粉質粘土層標準值為4000KPA,此樁身全部在粉質粘土層。打到十米左右就被爆頭了,求各位大俠幫忙看看
去年做了一個項目,地基多粉質粘土,地勘給的管樁數據是按照靜壓管樁給的。還有個項目地基多砂礫,園礫,地勘給的管樁數據是按照打入式給的。請問,考慮單打入式噪音大,損耗大。砂礫,園礫地基做管樁基礎時候能用靜壓方法么。
一個房屋新建項目,需要拆除原來的房子。想問問現在拆除造價是多少呢?例如說一個平方大概多少錢。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了節約拆除費用,能不能只是把地面以上的結構拆除就可以了。道路(原來的道路為250mm厚)、室內地坪都不拆可不可以的?新建的房子采用靜力壓樁,新建房子室內標高比現標高還要高0.9m,所以才不想拆掉現在的混凝土道路和混凝土地坪。擔心的問題是:如果不拆除道路和室內地坪,會不會對將來的室內地坪產生影響呢,例如會有不均勻沉降造成地坪開裂等呢?請教各位同仁給小弟解答一下。先謝謝啦。
堆放的時候墊木位置的確定以及吊裝的時候的吊點的確定,這個標準的制定根據我還是學生,現在正在學習階段,各位大大教教我
一、傳統混凝土構件的蒸養方式及特點傳統混凝土預制構件的養護有自然養護、蒸汽養護、熱拌混凝土熱模養護、太陽能養護、遠紅外線養護等方式,常用自然養護、蒸汽養護兩種方式。自然養護成本低,簡單易行,但養護時間長、模板周轉率低,占用場地大。蒸汽養護可縮短養護時間,模板周轉率相應提高、占用場地大大減少。蒸汽養護是將構件放置在有飽和蒸汽或蒸汽與空氣混合物的養護室內,在較高的溫度和濕度的環境下進行養護,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使之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規定的強度標準值蒸汽養護效果與蒸汽養護制度有關,它包括養護前靜置時間、升溫和降溫速度、養護溫度、恒溫養護時間、相對濕度等。蒸汽養護的過程可分為靜停、升溫、恒溫、降溫等四個階段:1、靜停階段:混凝土構件成形后,在室溫下停放養護叫做靜停,以防止構件表面產生裂縫和疏松現象。2、升溫階段是構件的吸熱階段,升溫速度不宜過快,以免構件表面和內部溫差太大而產生裂紋。3、恒溫階段是升溫后溫度保持不變的時間,
人工挖孔樁與管樁經濟對比
施工過程中管樁樁頭鐵板打壞了,請問如何處理?能補焊一塊嗎?[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11-15 09:51 編輯 ]
03SG409預應力混凝土管樁1
03SG409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關于靜壓管樁的若干技術問題:本項目基礎類型為靜壓管樁,基坑支護采用深層攪拌樁雙排(止水)+高壓旋噴樁+鉆孔灌注樁(擋土)。地質條件比較復雜,設計要求管樁入強風化粉砂巖。主體一層地下室,上部結構為2棟18層。中部為坑中坑(既局部為2層地下室)目前有幾個技術問題想請教下大家,希望專家們能不吝解答,謝謝~1、基坑邊離舊建筑物僅4米左右,最外的一排靜壓管樁離舊建筑物基礎大概6米左右。(舊建筑為3-5層舊民房,基礎相對薄弱)現靜壓管樁施工過程中應如何合理安排施工順序?是先做基坑支護還是先施工靜壓管樁?施工靜壓管樁時是先施工中間樁密集處還是施工周邊單樁再壓主體基礎密集樁位?2、預制管樁的類型有AB型及A型樁,具體施工過程中應如何合理使用?(抗拔?抗壓?)3、若考慮到樁長的配置,截樁,接樁等情況,是否避免接樁的情況,寧愿適當增加成本配長樁,最后開挖基坑時截樁。4、由于坑中坑施工過程中(2層地下室),送樁長度過長,送樁長度超過10米(空樁最好控制在10米最佳),但現場的樁機(800噸)送樁比較困難(送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