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 空氣質量指數 air quality index(AQI)
2024年5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重慶市發現,潼南區、涪陵區、綦江區、江津區等地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一些地方“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監管不力,環境空氣質量持續下降。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 國家環保總局公告 2007年第4號 關于發布《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范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我局制定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規范(試行)》,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二○○七年一月十九日主題詞:環保 空氣 監測 規范 公告
新風凈化系統是由風機、進風口、排風口、風管、過濾凈化裝置、全熱交換芯等組成的空氣置換凈化系統。 系統啟動,室內受污染的空氣經排風口排往室外,室外新鮮空氣因負壓作用或風機抽動經過濾凈化后通過進風口進入室內,如果排風經過的是全熱交換主機,便會與新風進行熱回收交換并深度過濾,回收的大部分能量又通過新風送回室內,使室內人員可呼吸道高品質的新鮮空氣。 根據新風系統安裝環境的不同,選用的新風凈化系統也會有些差異,只有選擇適合自家的新風凈化系統,才能達到最好的空氣效果。
2012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調整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將三類區并入二類區;——增設了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2.5 μm)濃度限值和臭氧8 小時平均濃度限值;——調整了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10 μm)、二氧化氮、鉛和苯并[a]芘等的濃度限值;——調整了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
從廣州市環境保護局獲悉,廣州市環境保護局、亞組委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部已于近日正式聘請21位國內頂級專家為亞運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護航,同時還舉行《2010年第16屆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措施與環境質量評估》項目工作方案專家評審會。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出席儀式并向受聘專家頒發了聘書。專家組組長郝吉明院士代表專家組作了發言。省環境保護廳、廣州市和周邊城市環境保護局有關負責人、以及項目研究團隊成員單位代表也出席了儀式。 此次獲聘任的亞運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專家共21名,組成顧問專家組和會商專家組。顧問專家組由清華大學郝吉明院士、北京大學唐孝炎院士、中科院廣州地化所傅家謨院士、國家環境監測總站魏復盛院士和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李小文院士等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組成;會商專家組由清華大學賀克斌教授、北京大學張遠航教授、中國環科院柴發合研究員等16名專家組成。顧問專家組由郝吉明院士擔任,郝吉明曾任北京奧運會環境質量保障專家組組長。呵呵 廣州的同行有活了 。。。
今年一月以來霧霾天氣幾乎是天天光臨我國中東部、東北及西南部分地區,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京津冀區域。 嚴重霧霾的成因何在?彌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又有哪些來源?京津冀何以成為重污染區?國家、各省、市、企業從“十一五”開始至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治理大氣環境,為什么越治理空氣質量越差?霧霾污染重災區的京津冀區域應采取怎樣的應對方式?問診霧霾,在彌漫的霧霾中找到治理的最佳答案。 一、成因 霧霾成因四大要素: 1)霧霾的核 SO2和NOX是霧霾形成的原兇,沒有SO2和NOX這兩種物質,大氣不會形成霧霾氣象。大氣中SO2和NOX貢獻最大的是燃煤鍋爐、鋼廠燒結機、水泥窯爐、玻璃窯爐等。 2)水 水是形成霧霾氣象的又一關鍵要素,特別是水變成細小的霧滴后,與SO2和NOX結合形成亞硫酸或亞硫酸鹽和亞硝酸或亞硝酸鹽,漂浮在大氣中,遇到大氣中的塵,結合形成霧霾。京津冀地區大氣中的水霧滴貢獻最大的電廠、鋼廠、玻璃廠、水泥廠
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
人是一中群居動物,我們所處的室內空間,小到車艙、臥室、書房等日常生活空間,大到圖書館、電影院、商場、超市、候車室、地鐵、工廠等人們日常起居、娛樂和工作公共場所,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在屬于封閉的空間內,而且由于人們工作或者聚會等原因,室內的人數還不止一個,這就導致了室內的空氣質量水平降低。 我們一生大概有80%的時間在室內渡過。想象一下,每天晚上,我們在臥室里渡過甜美的夜晚;早上,我們開著車或者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在車艙內渡過了上班的路程,到公司開始在辦公室里渡過努力工作的一天;而晚上去餐館、電影院、商場,我們還是處于室內環境中?,F在都市繁忙的生活,讓我們不能像鄉村的田園生活一樣,享受戶外陽光和淡淡的微風,而是在緊湊的室內,渡過我們生命的大部分時間。 空氣是人活著的必要前提,一個人可以7天不吃飯,2天不喝水,卻一刻也離不開空氣,每個成年人,每天大約要吸入15千克的空氣。在一天中我們最少有十個小時以上在室內渡過,自然希望在室內可呼吸到清新和健康的空氣。優質空氣,對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尤其是一些易受影響的成員,包括:嬰兒、小孩、孕婦及其胎兒、老人、有呼吸
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HJT167-2004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在地上的活動,大量開發地下活動空間已經成為了智慧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城市地下空間是指城市地表面下,通過人工開發建設或自然因素形成的空間,如地下民防工程、地下鐵道、地下商場、地下車庫、地下道路與隧道、地下變配電站、地下泵站和地下倉儲等,一些大城市從建造地下商場、地下車庫等設施開始,逐漸發展為將地下商業街、地下停車場、地鐵車站和市政管線設施等連為一體,形成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的多功能地下綜合體。 城市地下空間與地上建筑空間相比,由于功能設施的多樣性、空間環境的封閉性、地勢的低洼性和自然條件的不良性,決定了地下空間內部的空氣質量將會是一個大問題,在現代化城市建設過程中,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月25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介紹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以及2021年和“十四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并回答記者提問。 “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指標設置堅持PM2.5和優良天數兩個指標 央視新聞:我們知道2020年全國空氣質量相比2019年有明顯改善,請問生態環境部對今年以及“十四五”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如何考慮,是否有硬性的指標來約束,是否有新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的防治計劃,謝謝。 劉炳江:謝謝你的問題。 首先看“十三五”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按照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2020年,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18%,全國優良天數比率比2015年提高3.3個百分點。現在可以告訴大家這兩個目標全面超額完成,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8.8%,全國優良天數比率比2015年上升5.8
日益復雜的空氣污染形勢對傳統的空氣污染源監測方法提出了挑戰。目前實施的環境空氣國家控制點監測系統中監測點數量有限,成本高。以點代面的方法導致時效性不足,無法實現精細化管控的目標,無法實現監測系統中時空動態趨勢分析、減污評估、污染源跟蹤和環境預警預報能力的深度挖掘。
我在<空氣質量標準》里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中都沒有找到,有人說執行前蘇聯標準,請問是前蘇聯具體的哪個標準?。≈x謝了!
美國空調與通風協會研究表明www.cozyee.com每人每天平均80%~90%的時間將呆在房間內,每天將進行18,000次的呼吸。而在室內的空氣中存在相當數量的細菌,病菌,霉菌,細小花粉,寵物皮屑,化學污染物,吸煙味,設備散發的粉塵,細小顆粒等。這些污染物一般要比室外空氣內的含量要高出2到5倍。呼吸道疾病往往正是由于呼入這些病菌和污染物造成的?,F代成年人每10人里就有一個不同程度的哮喘病,兒童則為每4個人有一個。同時由于空氣中的含氧量的降低和各種氣味的積聚,長期在空調環境中的人極易患上 “空調綜合癥”。 來自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資料表明:我國目前每年由于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損失,價值估計約上億美元。因空氣污染致死的人數逐年遞增的疾病與室內空氣質量(IAQ)有關。裝修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甲醛、苯、氡等有毒氣體,電腦、打印機等電子設備釋放的有害氣體以及空氣中的病菌、粉塵、寄生蟲等時刻威脅人身健康。據調查的血液病兒童患者家里都進行過精裝修;因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胎死、畸形、皮膚病、肺癌等發病率迅猛增長…… 專家指出,治
現在有個廠區,由于生產廢氣沒有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加上廠區內車輛廢氣較多,因此空氣污染比較嚴重,該廠有個辦公區,面積有1200m2,包括老總和員工將近200在里面辦公,原來是用柜機進行空調,由于污染嚴重,不敢開窗,加上人多,辦公區空氣質量很差,現在要進行改造,我設計了兩個方案,都是采用全熱交換器,方案一是通過分散的交換器進行空調,直接使用的室外空氣,這樣施工方便,投資省,但是室外新風質量得不到保證;第二個方案是用混流風機統一采集新風,在主風管安裝空氣凈化器,經處理后將新風送到各交換器,這個方案投資相對大,而且施工也相對復雜,但是新風質量可靠。望牛人來評價一下我這兩個方案,有什么不足或者有更好的方案也可以。對第二個方案有幾個問題:;一是混流風機的全壓是530pa,而全熱交換器的靜壓為150pa,我選的混流風機風量大于各交換器總流量的10%,風管大概有90m左右,不知道混流風機壓頭夠不夠,會不會影響交換器出風效果;二是管道式空氣凈化器我目前查到的樣本最大只能處理3500m3,但是我的風量有6200m3,不知道哪位牛人手上有6000m3的樣本參
窗戶一關,室內就密閉了,很多人有可以感覺到這從而使得室內的空氣不流通,空氣質量差,讓人呼吸困難。當然還有可能會造成很多疾病的困擾。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該怎樣來做出一定的措施呢? 1、打開窗、通風 2、在家放置一些有效的植物或吸附性的東西 3、安裝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 但如果是打窗通風,會使得放面的污染物進入室內。擺放綠植不僅可以美化室內,當然也可以讓空氣有些變化。但對一些辦公樓,一些公共場所來講,要想更好的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還得選擇新風系統。 新風系統是根據在密閉的室內一側用專用設備向室內送新風,再從另一側由專用設備向室外排出,在室內會形成“新風流動場”的原理,從而滿足室內新風換氣的需要。新風系統能夠提供人體健康所需的空氣:有效排除室內各種細菌、病毒,讓居民可以不用開窗也能享受新鮮空氣,同時避免“空調病”和室內家具、衣物發霉,清除室內裝飾后長期緩釋的有害氣體,讓你在家中不在擔心空氣問題。 其實密閉的室內,空氣也可以照樣的清新,從而放心呼吸。
人們的實際感受和環保部門公布的空氣質量報告有較大差異,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國的空氣質量評語使用過于寬松、模糊,不能很好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容易產生很大的誤導。 我國的空氣質量按污染指數分級,指數越高,污染物濃度越大??諝赓|量分為5級,評語有7個:優(一級,污染指數0—50)、良(二級,51—100)、輕微污染(三級1, 101—150)、輕度污染(三級2,151—200)、中度污染(四級1,201—250)、中度重污染(四級2,251—300)與重污染(五級,大于300)。 中國制定空氣質量標準時參照了美國的標準。美國對空氣質量的評語是:良好(0—50)、中等(51—100)、對敏感人群不健康(101—150)、不健康(151—200)、很不健康(201—300)、危險(301—500)。 對比中美兩國的空氣質量分級和評語,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的空氣質量評語難以讓公眾明白空氣到底是安全還是不安全、對健康影響有多大。而美國對空氣質量直白的評語,能讓人們一聽就知道,今天是否應該少出門。美國對0—50(一級)的評語為Good(好),我國稱為“優”;對51—100(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