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的模型,在預應力鋼筋錨固點處總是有應力集中,請問各位應該怎么處理?
一擋土墻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厚300mm,在擋土墻頂端以下300mm處開孔,孔徑90mm,孔外側有200*200*20鋼墊板一塊,對鋼墊板預加力260kn,力的方向垂直于擋土墻向土體內部,請驗算預加力是否會對擋土墻產生破壞。擋土墻的穩定性不用驗算,只驗算開孔處的集中應力是否會造成剪力墻的開裂、破壞。附擋土墻配筋
一、應力集中的產生一般認為零件在許用應力下工作不會發生塑性變形,更不會發生斷裂,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工程中曾多次出現過在應力低于許用應力情況下,發生突然斷裂的事故。試驗研究表明,由于金屬材料內部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宏觀缺點,這些缺點在材料中的作用相當于裂紋,當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時,這些裂紋的附近出現應力集中,如下圖1-11所示。由于應力線的特點是不能在試樣內部中斷,因而被迫繞過裂紋上下相連,使裂紋處的應力線增多,產生應力集中,使局部應力大大超過材料的允許應力值,使得裂紋失穩擴展,直到終斷裂。圖1-11 無裂紋和有裂紋試樣的應力線;二、斷裂韌度斷裂韌度就是用來反映材料抵抗裂紋失穩擴張能力的性能指標。通常用臨界應力強度因子KIc表示。KIc=Yσc√a 式中Y--常數,
剛剛做了一個關于連梁開洞補強的方案,如下原結構設計提出應力集中問題怎么解決?可能是我的專業知識有限,我用高強水泥將洞口封堵以后還考慮應力集中嗎?期待各位xdjm的幫助! 方案如下圖:原梁下鐵2D20,砼C25,墻厚180,連梁高500
看了一篇《異形板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的文章,里面結論是異形板陰角應力集中,應該在陰角布放射筋,但實際設計上都是陽角有要求放射筋,為什么
早年的鋼結構中鋼材有交集或相貫的節點主要采用焊接來實現鋼結構的搭建,工人在高空中施工危險大大增加,人工焊接在節點看不到的內部隱秘角落等可能會出現焊不透、焊不滿、焊不到等缺陷,集中焊接還會導致應力集中,金相組織受力不合理。這些缺陷一旦出現后果不堪設想,嚴重導致主題坍。樹形結構鑄鋼節點多管匯交,受力復雜,需進行有限元分析確定其承載力.隨著空間結構對建筑外形和受力要求的提高,一種基于仿生學原理構建的樹狀結構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而節點是樹狀結構得以形成的關鍵環節,鑄鋼節點因整體澆鑄成型,避免了相貫焊接帶來的焊縫應力集中,在樹狀結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斷裂帶附近局部構造應力集中作用: a.一般規律 巖體受力變形時,其內所含的結構面會出現應力集中,使巖體內應力狀態復雜化。 易于發生應力集中的部位往往是裂隙、斷裂的端點、交匯點、錯裂段、拐點、鎖固段、分支點等。 b.局部應力集中區與活動斷層的關系 上述應力集中的特殊部位往往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構造帶。局部壓應力集中區,形成局部隆起和擠壓型構造,伴強震。反之,局部拉應力集中區形成拗陷和拉裂型構造,伴正斷型地震。 地應力隨時間變化: 地殼巖體是粘彈性介質。 伊騰等做的試驗表明,當應力小于某臨界值時,(不同材料的臨界值不同)。變形初期,應力增高,但隨時間推移,應力一旦達到某一極限值就會不再增長,而變形不斷發展。前段表現出彈性介質特征,而后者表現出粘性特征。當
L型平面 在水平地震下產生扭轉和局部應力集中在凹角處。應采取加強措施,請問加強措施具體都有那些,在規范那些地方有體現呀?比如凹角處板的厚度要加厚,到底在那條規范有說明,加厚到多少呀?謝謝拉
管桁結構體系的計算長度定義和應力驗算是比較重要的問題,希望這個介紹對大家有用。
程 序圖標 ( Icon )
郊區的一個大面積的小區,市政熱網沒有到達,采暖熱源怎么解決有什么好的方式如果用鍋爐的話,是燃油的好還是燃氣的好,那個更經濟一些。
一些預應力、箱梁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1.對于集束的鋼絞線束,是否允許安裝錨板后,對鋼絞線進行逐根張拉,如果允許,對于預應力筋的張拉應注意什么。2.張拉力設計值,如何換算成油表壓力。3.如何對波紋管在張拉前進行檢查是否有堵塞。4.灌漿如果不摻外加劑是否可行。
由于混凝土蝸殼周圍的應力普遍超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必須配適量的鋼筋,以防止混凝土的開裂。通過對蝸殼周圍的應力分析,左側墻體和蝸殼頂部是配筋的重點部位,其它部位僅結構力配筋即可。蝸殼部位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依據《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附錄H《非桿件體系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配筋計算原則》,進行應力配筋。根據應力分布圖,對應力進行積分,乘以單位寬度,得到截面總拉力,按軸向受拉截面進行配筋,最終結果如下圖1、圖2所示。受力鋼筋(直筋)據應力圖分析,左岸墻體內外兩側豎向及蝸殼頂部上下兩側,均需配雙排Ф36的鋼筋,右側墻體跨度略小,且蝸殼尾部混凝土體積較大,豎向配單排間距25cm的Ф30的鋼筋即可。左右岸墻體內外兩側水平順河向需配單排間距25cmФ22的鋼筋。尾水管上部突入蝸殼上部的錐管段應力不是太大,三個分向應力σr、σθ、σZ分別為0.69Mpa、0.85Mpa、0.62Mpa,需進行結構配筋,且其與上部固定導葉連接處,導葉傳來的力很大,可能引起較嚴重的應力集中,宜加大配筋量。導葉與蝸殼頂部的混凝土連接部,亦需加大配筋量。配筋依據的應力圖主要來
這是一個彈性損傷本構關系,加載時,先是直線上升,然后出現軟化,最后剩下殘余強度。無論在折線哪一段卸載,均是卸載到0點,沒有殘余應變,再加載時,仍然直線到折線那一點。請問各位大俠,這個本構關系在ansys中怎么表示啊?謝謝了。
《通用規范》4.3.1-4中,要求計算剪力時集中荷載Pk需要乘以1.2,那么如果求支座處對墩的壓力呢,也需要乘1.2嗎?在蘭定筠的書中好像乘了,但是規范中又沒有明確說要乘,比較糾結……
我現在正在看水力學,其中關于切力,書上說切應力和切力成對出現,數值相等,大小相反。這里的數值相等是指單位面積內吧,是說相互接觸的層面的點上,切應力與切力數值相等。那樣的話,切應力什么時候用?切力什么時候用?還是理解上出錯了。請各位幫忙解惑一下,謝謝了先。
樓梯的集中荷載50KN怎么算出來的,還有柱子上的集中力怎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