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回復,萬分感謝!郵箱:unmadn@sina.com
混規7.6.12中說彎剪扭構件,其縱向鋼筋截面面積分別按照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剪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在相應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剪扭構件的受剪承載力和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在相應的位置。我對這段話不理解,受扭鋼筋不是在縱向均勻排列嗎?那么縱向鋼筋也可以起到抗扭的作用啊?是不是底部受拉鋼筋面積=抗彎縱筋+抗扭縱筋?配在相應的位置,抗扭鋼筋相應的位置應該在哪里?還有,抗扭箍筋不能起到抗剪的作用?抗扭箍筋和抗剪箍筋是把這兩種箍筋都配上,還是取其中大的?抗扭箍筋和抗剪箍筋相應的位置又有什么不同,我知道梁的抗剪箍筋怎么配的,不知道抗扭箍筋真實施工時候怎么擺放?請老師幫忙解答下,謝謝
請問《混規》p65頁第6.4.2條怎么理解?(彎剪扭構件)1、我的理解是,如果V、T滿足式6.4.2-1這個條件,是不是彎剪扭構件僅計算受彎承載力,不需要受剪扭承載力計算?2、如果是上述意思,那么,《混規》p71頁第6.4.12條又怎么理解,是不是滿足了6.4.2條,就不用考慮6.4.12條了?3、我在做題時,有一題是:在V、T不大于多少時,構件在進行承載力驗算時可僅驗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解答是按6.4.12條,是否正確?這一點比較迷糊,請各位高手們賜教。
如圖,兩柱間有梁,懸挑出900*2400的懸挑板做陽臺,請問這部分怎么導荷?導荷后梁受彎剪扭,怎么計算?謝謝
PKPM里一根次梁按主梁輸入搭在普通框架梁上,結果框架梁截面調整到250x750還是提示剪扭超限不過,跨度7200mm,大家有這樣的情況嗎?
附件是一個懸挑鋼平臺,懸挑梁端部化學錨栓驗算的計算過程。端部節點處于彎剪受力狀態,因為剪力較小,錨栓數量、直徑較大,故未作抗剪驗算,只做最上排錨栓的抗拉驗算。實際使用中,盡量對于此類節點進行加強處理,因為很難做到理論上的固接。本工程考慮現場實際情況只能這樣做了。如大家有好的建議請提出,歡迎討論。
《抗震規范》5.5.5的第3款:“規則結構可采用彎剪層模型或平面桿系模型,屬于本規范第3.4節規定的不規則結構應采用空間結構模型。”請問這里的“彎剪層模型”是什么回事?
如題,用PKPM設計時,經常出現梁的抗扭縱筋超筋的問題,如圖所示。請問各位前輩如何能有效解決呢?
第10.2.12條 在彎剪扭構件中,箍筋的配筋率ρsv(ρsv=Asv/(bs))不應小于0.28ft/fyv。箍筋間距應符合本規范表10.2.10的規定,其中受扭所需的箍筋應做成封閉式,且應沿截面周邊布置;當采用復合箍筋時,位于截面內部的箍筋不應計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積;受扭所需箍筋的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d(d為箍筋直徑)。 在超靜定結構中,考慮協調扭轉而配置的箍筋,其間距不宜大于0.75b,此處,b按本規范第7.6.1條的規定取用。 對箱形截面構件,本條中的b均應以bh代替。G0.6-0.6 0-5-14 8-5-8 VY2-0.1 請問各位大哥們根據規范剪扭箍筋該怎么樣配,你們都是怎么做的
在混凝土規范中,10.2.5條中,規定梁的受扭縱筋配筋率,但是這條規定的適用條件是:只要有一點扭矩就應該滿足嗎?還是當扭矩達到某一個條件的時候才滿足此條規定? 因為在PKPM計算中,配筋文件中不出現VT字樣,不需要配抗扭縱筋,但是看其內力,還是有不少梁都有扭矩,計算不需要抗扭縱筋. 我想請問:對于這種情況,只要有一點扭矩就應該滿足嗎? 那不是基本上梁都要配上抗扭縱向鋼筋了? 另:我談談個人對這條規范的理解: 1.我曾經對此條規定咨詢過PKPM公司,他們的回答是:現在程序并未考慮這條規定. 2.此條規范的條文說明中,談到此條規定是以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計算公式(7.6.4-1)和剪扭條件下不需要進行承載力計算而僅按構造配筋的控制條件為基礎擬合的. 因此,如果在配筋計算中始終進行彎剪扭承載力計算,那么是否可以不滿足此條規定? 因為在PKPM當中是始終進行了彎剪扭計算的,只是計算的受扭縱筋很小,因此不出現VT字樣,那么這樣是否可以不滿足此條規定? 謝謝!!!
在規范里面看到這2樣鋼筋,我現在只知道這兩種鋼筋都是應該在梁的腰部,如果說他們2種鋼筋同時都要的話,他們會怎么分布??????
扭面體的體積應該怎么計算?水利工程中扭面體比較常見,斗口,溝道,渠道,閘門都有應用,因為不規則,計算工程量就復雜一點,當然能用Auto cad作出扭面實體,可以應用“查詢”工具直接查出體積來。Auto cad 2006以前的版本雖然實體建模功能很強大,但具體到扭面實體模型建立上,卻沒有直接的命令可以調用,也就是說不能直接做出扭面的實體圖形,但可以通過由面到體的方法來做。步驟如下:打開Auto cad 工作界面后,1: 單擊“文件/新建”菜單命令,完成新建文件工作。2:單擊“格式/圖層”菜單命令,系統彈出“圖層特性管理器”,設置過渡、前扭面、后扭面、路徑、標注等圖層,當然可以設置不同的顏色,便于作圖顯示的比較清晰。3:設置工具,除了工作界面上已有的工具外,需要把實體建模常用的工具也放在界面上,方便使用。單擊“視圖/工具欄”菜單命令,在“工具欄”列表中選擇實體制圖需用的命令如:查詢、對象捕捉、實體、實體編輯、視圖和ucs命令,可以按自己的作圖習慣放在相應的位置。4:在 “過渡”圖層,選擇“正視圖”,調用“多段線”命令,作出如圖1所示的扭面的
混凝土規范7.6.8條將該構件分成兩類:一般剪扭和集中荷載下的獨立剪扭問題是:何時用前者解題又何時用后者呢?是否只有構件上有集中荷載即可認為是它屬于集中荷載下的獨立剪扭呢?2008年30天沖刺中第2天第2題讓我倍感混亂,請高手賜教
擋墻驗算、擋土墻驗算、鋼筋面積、緩和曲線、幾何性質、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偏心壓力法、施工階段應力驗算、受彎構件計算、彎矩剪力等各種小軟件。軟件雖小,但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大大加快設計鹽酸速度!
本帖最后由 jini1989 于 2014-1-11 15:33 編輯 最近用midas計算受扭鋼梁,怎么算都不對,試問一下,midas能用于計算受扭的梁嗎? 兩端固定的長度為1米的HM194*150*6*9鋼梁,中間加1000t.m的扭矩,鋼梁截面驗算后,應力比竟然為0,是我模型建錯了嗎?我把扭矩改成彎矩,驗算后應力比為119.76,很正常的破壞,說明模型沒錯。 想問一下有沒有遇到類似情況的,請指教一下。
審查師說箍筋配筋,雙肢箍要(1.1/2)+0.5來計算箍筋直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配筋的的
1、模型中的超限信息提示是V/(B*Ho)+T/(0.8*Wt) > 0.25*fc 請問這樣的話 是不是剪扭超限呢 ?2、如果是剪扭超限該怎么調整呢?假如是次梁彎矩大引起的主梁剪扭超限 ,那是不是應該加大次梁跟主梁的剛度 ?3、如何判斷 到底是抗剪超限 還是抗扭超限 還是剪扭都超限?4、有沒有一種情況是 降低主梁的高度的調整方法?
上部四根鋼梁剛接,然后和下面的鋼柱鉸接,其中有一根梁跨中受一距離梁中心100mm的壓力,請問如何計算受壓梁的整體和局部穩定
配筋結果中-梁受扭縱筋和箍筋問題 梁配筋中VT后面的兩個數值分別是梁受扭所需要的非預應力縱筋面積和梁受扭所需要周邊箍筋的單根鋼筋的面積;一般邊梁會出現VT配筋,那么請問在梁配筋結果中顯示的受扭縱筋面積是否為MAX(計算配筋,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在后續的梁施工圖中腰筋是否按此值來配置?如果是受扭腰筋,是否還考慮了縱筋的間距不大于200來設置?另外,受扭箍筋的面積是否多余,因為GAsv中的箍筋計算已經考慮了剪扭情況的計算。
各位老大,我是做成本控制的,網上有資料提到采用冷軋扭鋼筋可節省鋼材,我們和設計單位提出來要求采用冷軋扭鋼筋,但設計單位負責人說所有冷軋鋼筋已不準使用,請教是這樣的嗎?JG190-2006冷軋扭鋼筋已作廢了嗎?謝謝!